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家長莫亂給孩子下診斷

2005/6/1 8:48:52 來源:洛陽晚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現在許多家長過分關心自己的孩子,只要發現孩子有問題就馬上去醫院檢查,一旦孩子性格孤僻、內向,就懷疑患有孤獨癥,在許多醫院的門診,常常會遇到被誤認為患有孤獨癥的兒童被家長帶來求治。

    一個小學二年級的男孩性格內向,在學校不參加集體活動,后來家長懷疑孩子患有孤獨癥,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經過醫生仔細的檢查與詢問,原來他入學后不久曾被高年級的孩子欺負過,由于他長的瘦小,無力反抗,對同學產生了一種恐懼心理,為防止自己受到傷害,他不愿意和同學來往。后來在醫生的建議下,他的母親和老師打開了孩子的心結,孩子漸漸地愿意與同學交往,并開始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了。其實孩子并沒有患什么孤獨癥,只是家長當時沒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

    兒童孤獨癥,又稱兒童自閉癥。它是一種嚴重的身心發育障礙性疾病,屬于先天性的,可能與胎兒早期發育異?;蚍置淝昂竽X損傷有關。具有孤獨癥的人在交往及社會接觸方面具有嚴重障礙,總愛刻板與重復某一動作。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磊晶認為,兒童孤獨癥的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對于兒童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

    張磊晶醫生介紹,此病一般在嬰兒期就可發現,患孤獨癥的嬰兒在1個月~2兩個月時,對外界刺激無反應,如在他的面前掛些鈴鐺、彩球之類的東西吸引他時,他不會追尋聲音轉動眼睛上下觀看,而是毫無反應。孩子再大些則不愿與父母親近,與同齡兒童不合群,上幼兒園拒絕接觸小朋友。但有些患兒在某一方面卻可能具有超人的智能,如對數字、詩詞等有驚人的背誦能力。如果家長和老師細心觀察的話,完全可以早期發現孩子是否患孤獨癥。

    由此,張磊晶醫生提醒家長一定要懂得孤獨癥早期表現的基本常識,如對聲音沒有反應;難于介入同齡人;拒絕接受變化;對環境冷漠;喜歡擺弄物品;無緣由地發笑;抵抗正常學習方法;奇特的玩耍方式;動作發展不諧調;對疼痛不敏感;不愿與他人對視,特別喜歡某一物品;拒絕擁抱;無緣故的哭鬧;不知危險,特別好動或不動;不用語言而愛用動作表達需求,若發現孩子同時有以上行為的6至7種,就應該懷疑有孤獨癥傾向,要帶孩子到醫院請醫生指導并接受治療,否則不要輕易帶孩子到醫院。如果孩子沒有孤獨癥,而隨便懷疑有病,反復帶孩子看病,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孩子的行為習慣越來越固執,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治療孤獨癥的特效藥,也沒有一種特殊的方法能治愈孤獨癥。雖然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但可通過特殊的結構化訓練,減輕病癥,使孤獨癥患兒達到或接近正常。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為治療,這方面需要依靠孩子與父母配合,家長要克服焦慮、自責、急躁情緒,多接近、關心患兒,給孩子更多的溫暖。如條件允許,最好到??漆t院接受綜合治療,療效更佳。

              
 

0% (0)
0% (10)

下一篇: 家長別讓孩子心理缺養 上一篇: 自閉癥孩子教養原則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家長莫亂給孩子下診斷]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