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兩組數字頗引人注意,仔細分析下來很有幾分嚼頭。
數字一:昨日剛剛出爐的《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顯示,去年全國電視觀眾平均每人每天要收看56.5分鐘的電視劇,這個時間比2002年的人均52分鐘多出了4分半鐘。有關專家據此斷言,中國觀眾越來越喜歡看電視劇。
果真如此嗎?如果我們在晚間黃金時段打開電視,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各地的衛視頻道在播出電視劇時眼光往往出奇的一致,例如,最近一段時間便有七八個衛視頻道都在播出電視劇“母親”,此外,“中國式離婚”也在各地熱播。于是,本該“百花齊放”的幾十個衛視頻道卻在齊唱“同一首歌”。
是我們沒有足夠的電視劇供電視臺選擇嗎?非也。據業內人士分析,實際上我國作為電視劇創作、生產、消費的大國,每年的電視劇年產量多達2萬集。盡管產量驚人,但其中真正有質量的作品并不多,所以電視臺在播出時的選擇余地并不大,由此造成了頻頻“撞車”的局面,同時也浪費了投資人大量的金錢。
數字二:近日一項對一千多名兒童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的孩子沒有伙伴一起玩。本市兒童心理專家們提出:目前兒童多動癥、孤獨癥等心理問題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這與孩子們缺少與伙伴游戲的時間有很大關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家長們既沒有時間陪孩子們玩,又不讓小朋友們在一起交流所致。于是,便有腦筋靈活的商家開發出了“聊天”娃娃來捕捉商機。
一方面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多,大家都變成了手拿遙控器的“沙發土豆”;一方面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幼小的心靈渴望與人交流,面對這樣一對矛盾,難道我們不應該馬上做點什么嗎?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