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很強調自然的強化物,越是自然的強化物,也就越能在日后的自然情境中再現,也就越能讓孩子理解訓練的目標行為的意義,從而維持正向行為。
比如,訓練中,出示糖果給孩子看,問他,這是什么?答對了,才進行下一步,“你要不要?”,他回答“我要糖果”,此時把糖果給他,這就是很自然的強化。糖果在這里,也充當了必要的前提刺激,激發了孩子語言表達需求的行為。而最終吃到糖果,作為他一連串行為(多個回合的你來我往的交流)的獎勵。
這個例子好理解,因為,我們誰也不會在他說了“我要糖果”之后,卻給他吃塊薯片。
但是,其它訓練項目的行為的自然強化物是什么呢?ABA訓練要思考這個問題。
盡管自閉癥的孩子與眾不同,但還是可以通過正常孩子的參照獲得提示。
觀察正常孩子,唱歌跳舞表演一番后孩子得到最自然的就是家長的夸贊,也有很多情況下是得到好吃的,好玩的。
因此,撤出我們人為設置的強化物,要還希望在自然情景下再現該行為,一定要著眼于這項行為自然下的功能。
對于塑造正向行為是這樣,同樣地,矯正孩子的負面行為,也是如此。
舉個例子,我家老大昨晚上一小時之內尿了四次褲子,讓人生氣,這種現象大概2周左右有一次,尿了一次褲子,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可能會連續尿褲子。開始時我們決定狠狠心,不給他換褲子了,讓他難受一會兒(行為的懲罰),然而后來我發現,他很興奮,他把冰涼的褲子刺激當成了強化物了。這才意識到應當立刻換掉褲子,此后每10分鐘,就要求他去廁所排凈,不給他尿褲子的機會。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