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復訓練的方法
A. 醫學方面
a 預防性治療
準備生育前的遺傳學輔導,可令父母加強了解自己在生育上有沒有缺陷或要留意之處。
b 注射幫助減少血清素的藥物
研究證明大多數兒童對這種藥物沒有反應,即使對少數兒童有反應,亦未能改變自閉癥的基本缺陷;更令人擔心的是,這種藥物對人體會產生毒性。
c 服用維他命B6
研究發現維他命B6對自閉癥兒童的幫助不大,其成效并沒有理論根據,大量服用更可能構成危險。
d 營養控制
自閉癥兒童會因對某些食物有敏感反應以致坐立不安或專注力差,少吃這類食物或會令他們減少此等行為,但并不能針對自閉癥的基本缺陷。
e 減輕癥狀的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可以減輕自閉癥兒童常常兼有但并非僅見于他們身上的行為,例如:過分活躍、精神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暴力傾向、睡眠困難等。
B.心理方面
a 行為心理治療
這種治療法在目前正為普遍使用,它的最大效益見于行為問題的改進,藉著連鎖法(chaining)及漸進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建立和強化目標行為,其效益可見于智商和語言運用的提升。
b 摟抱治療
提倡摟抱治療的人士認為輕柔或強行的摟抱可減輕自閉癥兒童對身體接觸的過敏反應及減少其重復性及自我傷害的行為,有助增加其安全感、言語及目光接觸。但至今這種治療方式的成效及理論根據有許多爭論。
c. 教育方面
特殊教育能夠有系統、有組織地針對個別自閉癥兒童的情況和需要而設計教學計劃,并配合密集的家居練習,使其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啟發他們擁有的潛能,并學習適當的行為。
d. 語言治療
由于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發展普遍有缺陷,語言治療的效益實在不可忽視。對一些長久沒有言語的兒童來說,手語訓練可以幫助他們與人溝通,及減少因無法溝通而引致的情緒問題。 不少自閉癥患者對視覺影像反映較佳,故亦有以溝通圖表做訓練的媒介。
e. 職業治療
自閉癥兒童大多在動作協調方面不大靈活,適當的肌能訓練有助他們這方面的發展;而感覺統合訓練則透過協助兒童在神經、肌肉及骨骼各方面有正常的發展,使他們建立穩定的情緒及適當的行為。
f.家庭輔導
由于自閉癥兒童在多方面的發展都有缺陷,往往需要緊密的照顧及訓練,以致令父母感到心里交瘁。此外,由于照顧他們需要很多時間,還要面對溝通障礙造成的挫敗感和身心壓力,有時會令主要的照顧者(多數是母親)跟配偶或子女之間的關系緊張而易生摩擦,又自閉癥兒童本身也許亦得不到兄弟姊妹的 諒解,因而家中各成員的情緒和關系都會受到影響。故有賴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輔導,引導各家庭成員認識和幫助自閉癥兒童,及適當地處理他們本身的心理需要。此外,家長互助會也可鼓勵家長之間互相支持。
g.其他輔導
隨著自閉癥兒童的長大,他們需要面對日益復雜的人際關系、青春期情緒的轉變、兩性的關系及尋找適當的工作,因而家人的支持和社會工作者的輔導,加上社會人士的諒解及接受,都是不可或缺的。
h.適合孤獨癥兒童的訓練方法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針對孤獨癥兒童的方法,而是根據孤獨癥兒童的癥狀特點,以及每個兒童的不同情況和具體條件,綜合采用多種訓練方法,每種方法都在某個方面有積極的作用。因而在選擇訓練方法時,首先要了解被訓練兒童的特點和各種訓練方法的針對性,以便“對癥下藥”(詳見下表)。
*訓 練 方 法 一 覽 表*
訓練重點 訓練方法
感知 感覺統合、行為模式示范、引導法(這是三種不同的訓練方法的名稱)
學習心理 行為訓練
深層次心理 心理分析誘導
整體關系 關系訓練
非言語性交際 手勢語訓練、舞蹈訓練、音樂訓練、騎馬訓練、與小丑以及動物交往治療
聽覺感知 聽覺訓練、交換聽覺訓練
抗拒心理 強制性擁抱訓練
身體生化 節制飲食療、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療、藥物療
學習心理 行為訓練
深層次心理 心理分析誘導
整體關系 關系訓練
非言語性交際 手勢語訓練、舞蹈訓練、音樂訓練、騎馬訓練、與小丑以及動物交往治療
聽覺感知 聽覺訓練、交換聽覺訓練
抗拒心理 強制性擁抱訓練
身體生化 節制飲食療、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療、藥物療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