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動,即:“動手”、“動口”、“動腦”,對于重度智障的孩子來說,課堂上是少不了“三動”的。學生有嚴重的不良行為習慣,注意力不集中,手眼協調能力也較差;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玩中學習,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其動手操作能力,同時矯正其不良行為習慣。
一、通過游戲,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光一味的讓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教學是不適合特殊的孩子的,特別是重度的智力缺陷兒童,在課堂上,枯燥乏味的知識不但學生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識,而且不能調動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課堂中,通過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析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輔助工具,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動手來操作,動腦筋想,如,教學生分辨物件的多少,光講書上的東西學生不理解,也不喜歡聽,何不讓學生數數今天得的紅花誰的多誰的少,讓學生玩過家家的游戲,看看哪位同學肚子餓了吃多點,分多點食品,哪位同學不餓吃少一點等,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夠使他們愉快的學習。
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智障的學生有著嚴重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因此要針對學生這一情況,盡量在短短的課堂30分鐘里,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要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就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選擇吸引他們的教學輔助工具,如上“多少”的分辨,我選擇的教具是把學生的照片制作成課件,照片里有人多的有人少的,讓學生看看哪一張照片的人多哪一張的人少,讓學生分辨。通過把學生的照片做成課件,讓學生看到自己也在電視上,喜歡表現自己的學生非常認真看自己的樣子,注意力都集中起來了,這樣一來,學生在短短的時間里,注意力得到提高,也學習相關的知識。
三、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我們的學生大部分存在精細動作不靈活的現象,日常生活中他們少動手,所以我認為,時時刻刻都要讓學生動起手來,做點事情,無論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結合學習的相關知識,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好知識,如數學課上認識物件的大小,我讓學生們動手把黃豆和綠豆撿出來,黃豆是大的,綠豆是小的,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捏撿豆子,其中,對于學生的程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如,可以用筷子夾的,可以用勺子舀的,用手捏的等等,讓學生動手做,動起來,在操作中鞏固知識,也使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精細動作得到提高。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