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鼓勵孩子的方法

2007/1/16 9:36:11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第一節鼓勵的意義

一、鼓勵有別于稱贊

一般人總以為鼓勵就是稱贊,稱贊就是鼓勵,其實二者有不同的目的和效果。

稱贊是獎勵的一種,著重于比較和競爭,稱贊意味著:只有孩子做到父母控制孩子的方法,企圖促使孩子達到父母期望的標準。

鼓勵不同于稱贊,鼓勵著重于孩子能力的發揮,并且幫助孩子經由貢獻己力而獲得價值感;鼓勵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鼓勵重視孩子內在的自我激勵而不對孩子做價值判斷。

二、稱贊的副作用

過度的稱贊會對孩子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有些孩子為了能得到父母的稱贊而表現好,會使他們相信其個人的價值在取悅他人。自我激勵或自我的激勵和稱贊則是另外一回事,孩子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內心受到自我的激勵和稱贊。

三、稱贊可以成為鼓勵

事實上,父母會發現有時運用稱贊是很自然的事,而且做得適當也沒有什么不好。父母如能不光是期望孩子的表現杰出或優異,更是看重他們是自己的孩子,并且不因他們表現好壞而真正接納和關懷他們,這就是鼓勵。
基本上有四個條件:

1.父母稱贊的目的不是為了控制孩子達到自己期望的標準。
2.父母稱贊孩子不含價值判斷,不強調競爭和比較。
3.孩子行為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稱贊(或獎勵)。
4.孩子對父母的稱贊(或獎勵)原本就沒有要求或期盼。

四、鼓勵的用語

口頭上鼓勵的例子供參考:

(一)表示接納
(二)幫助孩子評量自己的表現
(三)表示信心和信任
(四)著重努力和進步
(五)強調長處、貢獻和感激

第二節鼓勵的原則

鼓勵的原則有以下六項:

一、真誠的接納

戴克斯(1964)強調人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而沮喪是人類所有問題的根源。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首先得從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開始。

行為者和行為是有區別的,我們接納行為者這個人,但是可以不贊同和接受其行為。

二、著重積極的一面

想幫助表現不好、心情沮喪的孩子,就要開始避免一些消極的言行。著重積極的一面正是幫助孩子建立信心,當孩子對自己的表現開始滿意時,他才會更努力地改正自己的錯誤,以求考的更好、答對更多題目、寫得更漂亮等等。

三、重視努力和進步

父母以一件事的成果來論成敗,這會使孩子很容易沮喪,尤其當他們面對著一件很難的事情,盡管他們盡力去做了而仍做不好。著重于努力和進步,才具有鼓勵的作用;過份強調事情的成果,只是告訴孩子說:除非你做的很好,否則毫無價值。

期望一個原本沮喪地孩子能立即做好一件事,是不切實際的。為了避免他更受挫折,訂定實際可行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四、肯定個別能力

一個人感到有價值,是當他的能力有所發揮,且受到肯定的時候。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華和能力,孩子也有其特有的天生氣質和潛能。孩子在成長中需要不斷地肯定自己的能力,父母平時觀察到家中的每個孩子都有其特殊的氣質和才能。孩子經常從一點上建立信心,會逐漸轉移到其它的才能上建立信心。父母同樣可能有才華,可以幫助孩子學習。

五、避免令人沮喪的語言

語言常反映出一個人的態度,有些話說出口非但不具有鼓勵的作用。

(一)接受「我不能」的遁詞

不要接受你自己的「我不能」,也不要受孩子的「我不能」,假如他實際上是「我不愿意」的逃遁之詞。

(二)拒絕「我試試看」的退路

要對自己說:「我愿意」,不要再被「我試試看」所愚弄。當孩子面臨問題時說「我試試看」時,父母要建議他不要說試試看,要決定自己愿不愿意去做。

(三)不說逃避責任的話

父母對孩子的犯錯感到生氣,但不是他讓父母如何如何,而是父母有權決定自己的態度:生氣與否。
六、從自我鼓勵開始

鼓勵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沮喪的父母是無法鼓勵沮喪的孩子的。因此,鼓勵自己跟別人是需要同要地重要。假如父母認為目前和孩子的關系需要改善,假如父母覺得前面所說的有道理,那么得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勇氣,一是實踐。

要成為稱職愉快的父母,不是為了要證明自己給別人看,也不是樣樣都能做得很好,也許仍然會有失敗或不愉快,也許孩子的犯錯行為仍會出現。

第三節鼓勵的策略

十種策略及參考范例來幫助父母更有效的鼓勵孩子:

一、賦予孩子責任

多數的父母嘗試「教」孩子責任感,所用的方式都是獎勵、警告、懲罰、賄賂等,但是太多的經驗告訴父母,責任感是無法用教的,孩子必須藉由父母的協助,自己來學習責任感,賦予責任是一種對孩子的肯定和信心。

二、提供孩子貢獻的機會

父母需肯定孩子對家庭的貢獻,對子女積極幫忙表示感激。

三、接納孩子的意見

子女可能會了解一些父母所不清楚的事情,為人父母者應該盡量去發現與接受子女所能提供的信息和訊息。

四、鼓勵孩子做決定

尊重孩子的意見,給了孩子有關于高中畢業的計劃、主修的科目、職業的選擇、渡假與旅游的地點、家務的分配與零用錢的使用方式等做決定的權力。

五、容忍孩子的疏忽

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不智」,如果孩子沒有犯過錯,將無法學會新的事物。父母也應努力創造一個能容忍子女犯錯,且能公開誠布公討論的安全氣氛,使孩子能從錯誤中成長。

六、重視孩子努力過程

鼓勵者的任務是強調過程(及對工作或事情所投注的努力、進步情形、或是工作的狀況),而非僅僅注重其結果。父母肯定子女所投注的努力與進步的價值,將能幫助他們增加自信。

七、將孩子的缺點變成優點

如果父母凡是強調積極的一面,而不是專門挑剔缺失,那么父母將成為一位善于發掘和創造孩子正向潛能專家。

八、對孩子的判斷表示信心

父母也可以與子女商量重要的家庭計劃或預先購買的物品,以表示對子女的尊重。

九、對孩子抱有積極正向的期望

如果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表現總是抱著最壞的期望,那么將會有得到這種結果。期望最壞的結果之相反,并非就是期望最佳的結果,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凡事要求完美的父母也一定會失望,而其子女也一定會懷疑、不信任自我的能力。為人父母者應該對子女抱著正向、積極的期望。

十、教導孩子從經驗中學習

運用個人的創造力,即使在相同的情境之下也盡量尋求不同的鼓勵方法。當子女帶著沮喪、氣餒的問題來找父母幫忙時,想一想,并問自己用什么方法才能對子女產生鼓勵作用。

0% (0)
0% (10)

下一篇: 慢飛天使--我與舒安的20年早療歲月 上一篇: 像月光一樣的姐姐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鼓勵孩子的方法]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