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自閉癥又稱孤獨癥。在我國,它從鮮為人知逐步發展到廣為人知,已有近十幾年的時間了,并已受到特教界和全社會的關注。我校針對自閉癥兒童越來越多的情況,開展了“自閉癥(孤獨癥)兒童教育”教研課題。目前,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實踐研究,本文通過教師在對自閉癥兒童實施教育訓練的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生動的闡述了:正向發展原則、化反應原則、興趣切入原則、豐富環境原則、強化訓練原則等原則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
[關鍵詞]自閉癥(孤獨癥)問題解決方法原則
[引言]近年來,我校對自閉癥兒童越來越多的情況十分關注,并開展了“自閉癥(孤獨癥)兒童教育”教研課題,目前,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實踐研究,從長期目標的制定到短期目標的實施,我都努力在實踐中尋找教育自閉癥兒童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本文通過我在自閉癥兒童實施教育訓練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從學校實施教育的角度出發,闡述了一些教育自閉癥兒童的有效方法。作為特殊教育者,我真心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癥兒童,一起探討教育他們的方法及途徑,為社會減少負擔,為這些智障兒童開辟出一條更美麗的路。
[正文]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在我國它從鮮為人知逐步發展到廣為人知,已有近十幾年的時間了,而且已經受到特教界和全社會的關注。我校對自閉癥兒童的身心發展也極為關注,并針對目前自閉癥兒童越來越多的情況,開展了“自閉癥(孤獨癥)兒童教育”教研課題,目前,已有一年多的實踐研究。作為“自閉癥(孤獨癥)兒童教學”教研組的一名教師,我具體負責訓練蔡XX同學的行為、語言以及智能的訓練。該生在訓練前(2004年)的基本情況如下:
9歲,男生,該生自理能力較好,對陌生環境顯得不能接受,不敢在學校上廁所等;語言表達能力很差、有較嚴重的語言障礙,吐字不清楚,而且每個字的發音都很短,不會主動和他人交流,特別喜歡美術課和體育課;喜歡跑來跑去,不能穩坐35分鐘;有時易沖動、不喜歡聽到尖銳的聲音;別人對他提出要求時,必須重復多次,他才會有反應;上課時,注意力不大集中,一般情況下會保持安靜。
該生目前(2006年)的基本情況如下:
11歲,有很好的自理能力,對學校的環境完全接受,可在學校及公共場所上廁所,可以自己系鞋帶還有紅領巾,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每天早上到學校都會主動擦黑板;由于該生住校,基本每天都與同學們生活在一起;如今,可以和他人交流,有時還會主動對老師提出要求,吐字語音比以前清晰一些;能在學校內進行輪滑運動,美術課上可以創作作品,還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上課紀律很好,機械記憶很好,而且有一定計算能力,可以集中注意力上課。
可見,蔡XX的成長和進步是巨大的,尤其是對他進行針對性的“一對一”訓練以后,他在語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社交、愛好方面進步更快。自我校孤獨癥課題開展以來,我不斷從實踐中探索、思索自閉癥兒童所需要的最做好的、最恰當的教育。當然,在訓練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下面,我就對自閉癥兒童教育訓練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進行如下論述。
問題一:
我校對自閉癥兒童實施個別化教育已經有一年多了。最近,發現自閉癥兒童的行為障礙出現了反彈現象,有些自閉癥兒童反復的行為障礙,搞得我們對他們的表現十分失望,不乏有些動搖我們對自閉癥兒童繼續教育的信心和希望。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
解決方法:
作為一名自閉癥教育者,首先要明確“正向發展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必須在訓練過程中著眼于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按照規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開發潛能,在促進發展的過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補償,而不是著重于各種怪異行為的去除卻忽略了正常行為的建立。
正向發展與專門矯正是不矛盾的,兩者相互協調、促進。單一地矯正某個怪異行為而忽略對正當行為的培養是片面的,矯正只有在培養過程中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而矯正效果直接影響著培養的速度和質量。教育者可以在教兒童各種新技能的同時來替代、清除不良行為。比如:我班蔡XX同學,以前總喜歡打噴嚏(而且不分場合、地點和方向),這樣的行為對他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產生了很壞的影響,但是打噴嚏是不能硬性制止的,所以必須嘗試訓練他:每次,在他打噴嚏的時候,我都讓他用手將自己的嘴捂上,并利用每天吃飯和課間的時間對其進行隨時性的行為矯正,這樣的訓練大約持續了1學期,效果顯著,現在蔡XX已經養成了打噴嚏時要捂嘴的生活習慣了。
在這里教育者要注意:自閉癥兒童的行為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出現刻板的行為特征,從而養成習慣,教育者要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在選擇訓練內容時要慎重。另外,這并不是否認行為矯正的重要性,有些對兒童身心傷害較大的,如自傷行為等,應及時采用矯正策略認識療法加以改變。
問題二:
自閉癥兒童雖然機械記憶普遍比較好,但是如果教給他們比較復雜的動作,他們還是很難學會,而且做一遍錯一遍,教育者要如何用最好、最適合他們的方法教會他們呢?
解決方法:
在處理這一問題時,可采用了“優化反應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訓練前先把內容加工提純,開始只讓他接受最優化的刺激,得到簡單而正確的反應后再變換刺激,增加復雜性。有人形象地把提純比喻成吃西瓜時挖籽去皮而只給兒童吃果肉。
由于自閉癥兒童,難以辨別何為正確的要接受的信息,所以教育者在教授他們知識的時候,就更要提練。培養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樣,每個動作都要簡練有序,中間不允許多余動作或拖延時間,否則諸如東張西望、玩手、玩玩具等多余動作就會“乘虛而入”。
另外,為了更加簡潔明了的教授自閉癥兒童新知識,也可以采用“分步教學”的方式,比如:在訓練蔡XX系鞋帶的時候,我先訓練他如何系簡單的單扣。方法可以多樣,先用橡皮泥系,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用鞋帶反復訓練加強動作。有了前一步的基礎,再讓他在系好的扣上再將兩個帶向下折,系好鞋帶。這樣他就能比較容易的學會系鞋帶這一復雜的動作了。
問題三: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甚少,教育者教育他們的時候,除了肢體,更多的是語言的交流,如何能讓他們多說,使他們語言變得豐富呢?
解決方法:
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我采用了“興趣切入原則”?;叵胛覀冊谶扪綄W說話時的情景,是因為我們有說話的必要、有語言需要,所以慢慢學會了說話,而自閉癥兒童開口說話較難,所以教育者應該盡力找他們興趣所在的切入點或者培養他們對某些事物的興趣,利用一切能讓他們說話的機會,讓他們說話,從而使他們主動積極的想要說話,這是使自閉癥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
我班語言發展最差的同學就是蔡XX,最初啟發蔡XX語言的時候,我采用游戲的方法,培養他主動說的興趣。比如:蔡XX喜歡在操場上玩跑步機,我就站在他的身旁,每次當他悠起的時候,我都會將手放在他的面前。開始時,他的額頭無意的碰到我的手,他覺得很有趣;于是,再次悠起,又用額頭來碰我的手;然后,每當他用額頭碰我的手時,我就說“頭”,他覺得有趣,又在悠起的時候,用鼻子碰我的手,我就說“鼻子”;他非常興奮,接著,他用他的手碰我的手,我就說:“手”。以此類推……最后,他主動對我說:“腿”并做抬腿的動作。這就說明蔡XX已經對這種游戲產生了興趣,他覺得非常開心,這時,我們在需要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引導,就可以進一步豐富他的語言,使他主動積極的說詞,進而主動積極的說話。
在這里,教育者應記住,閉癥兒童是弱智兒童同最特別的一群,也許他們會在某些方面做的很優秀,所以注重培養他們的興趣是教育他們的最關鍵的步驟之一。
問題四:
如何能改善自閉癥兒童行為刻板的習慣呢?
解決問題: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可采取了“豐富環境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創設豐富多彩而又有序的外部環境,以促進其各感官充分參與活動,相互配合,而不是偏重于視覺或聽覺的單一刺激,同時利用情境來激發兒童參與的欲望。
自閉癥兒童本身行為具有同一性,喜歡固定情境和熟悉的刺激物,但訓練時不能局限于某一熟悉情境中,而應創設不同的有趣的情境。在這個情境中既有熟悉的事物,又有陌生的事物,讓兒童逐步由只迷戀熟悉事物轉變成接觸不熟悉的,減少單一的迷戀;由只憑視覺感知轉變成聽覺、動覺、觸覺一起參與感知。比如:學??梢詭ё蚤]癥兒童去參加一些游戲或者活動。記得,有一次,我校組織同學們去“森林公園”春游,在那次活動中,蔡XX在玩爬梯子游戲的時候,十分害怕,他的奶奶鼓勵他上了梯子,在下梯子的時候因為看不到下面的繩梯,蔡XX表現的十分恐懼,連續說了好幾句話:“害怕了!”“不好了!”“太可怕了!”等句子。從繩梯上下來以后,他又玩了好多次這個游戲,看來蔡XX已經喜歡了這個游戲。除了游戲,我們還可以從顏色、形狀、位置等多角度變化中給兒童提供應有的各種刺激,以避免出現新的刻板。
問題五:
自閉癥兒童的動作,和語言等都比較隨意,好像他們生活在另一個與我們完全不同的世界,教育者應該如何讓他們適應現實世界呢?
解決問題: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我采取了“強化訓練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教育者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步讓自閉癥兒童適應某種習慣或者環境,以促進其各感官意識,逐漸培養自閉癥兒童,生存于社會中,所必須的與人交流的生活習慣及語言。
由于自閉癥兒童習慣于自我封閉,不會主動同外界建立精神或者語言的主動交流,所以他們的行為異常,而自己卻不以為然。如果這樣聽之任之,那么他們長大后,可能會做出危機個人生命或者其他不可挽回的行為,所以要趁早及時的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行為矯正,這無論是從他們的安全和社交行為上都有一定的幫助,也許還能喚醒他們更多的意識。比如:在訓練蔡XX時,我先讓他說一些生活中需要提出要求的句子,每當吃飯的時候,都先不給他盛飯,慢慢的引導他說“老師,我要盛飯?!敝?,才依照他的要求給他盛飯吃,并讓他說些禮貌用語。剛開始時,可以讓他盡量說些簡單的句子,如“老師好!”、“同學好!”、“我要吃飯?!?、“我要喝水?!?、“我要上廁所”。然后,逐步要求他說比較長的句子,如:“老師早上好!”、“老師,請給我盛飯?!钡?,做到因時因地的進行隨時性的訓練,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提醒,慢慢引導?,F在,蔡XX基本養成在不同需要下,說出不同的要求,同時他也能更清楚的表達自己。記得,有幾次,他竟主動與我說話(提出要求),我發現,當他的要求得到滿足時,他非常開心,我想他終于體會到被其他人認同的感覺了,這對他是一種心靈的成長,對他能夠積極地與他人交往起到了促進作用。相信,這一點一滴的改變,也將改變蔡XX以后的人生道路。
以上所談的幾個在訓練中所遇到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主要是從學校實施教育的角度出發的。其實,在自閉癥兒童的教育道路上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必須有家長的配合才能有更明顯的效果,因為任何一種教育都不是學校單方面努力便可以達到的。作為一名特殊教師,我真心希望能在廣大教育者的努力下,使眾多自閉癥兒童能有個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自閉癥兒童教育訓練的原則和方法》作者:陸小華
中國孤獨癥網:/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