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感統失調

2007/8/10 17:04:09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什么是“感統”失調?

愛爾絲博士認為,感覺統合即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使身體內外知覺做出正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醫學和心理學上將人體大腦不能對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正確的作用,并作出相應反應的癥狀,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1.前庭平衡失調

(1)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沖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2)視覺感不良,盡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或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部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3)聽覺感不良,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拉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2.本體感失調

(1)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閉上眼睛容易摔倒,站無站姿、坐無坐相,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

(2)動作協調不良,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3)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

3.觸覺失調

(1)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吮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2)痛覺過分敏能感或過分遲鈍,冒險行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感統失調的原因

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

1.先天因素:腦癱、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

2.神經發育不全、早產、剖腹產等。

3.懷孕期間胎位不正產生固有平衡失常。

4.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間狹小、爬行不足缺少運動或集體活動等。

5.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嬌寵溺愛,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兒右腦感覺刺激不足。

7.潔癖癥母親或保姆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

8.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

9.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0% (0)
0% (10)

下一篇: 感統失調的表現 上一篇: 感統訓練的原則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感統失調]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