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文摘瀏覽 > 瀏覽文章

孤獨癥學生輔導手冊~三、患自閉癥學生的身心需要

2008/12/8 12:59:51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孤獨癥學生輔導手冊

參、患孤獨癥學生的身心需要

一、基本需要

孤獨癥兒童和一般兒童一樣有生理和心理的基本需要,譬如孩子餓了要吃, 冷了要穿, 生病了要看醫生, 這些身體方面的需要是有形的, 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這些生理方面的需要, 孤獨癥兒童的表達較不易為一般人了解, 因此要特別注意, 使其獲得均衡的營養, 適當的穿著, 接受必要的預防注射和醫療, 以維持身體健康。

除了生理的需要以外,孤獨癥兒童和一般兒童一樣也有許多心理的需要。

心理的維他命是每一個兒童成長所不可缺少的, 有適當的心理維他命才能維持健康的成長。兒童需要愛, 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愛, 會產生嚴重的發育和發展遲滯的現象, 甚至會喪失求生意志而死亡。孤獨癥兒童雖然不一定能和一般兒童一樣地了解別人給他的愛, 他們理解和接受的表達方式可能和一般兒童不同, 可是他們也需要父母的愛才能成長。父母愛他才能更有耐心來教導他, 以適當的方法愛他,才能幫助兒童學習適當的行為。

任何一個兒童都需要安全的環境,以建立有自信的自我,兒童在安全的環境才能自信地去學習。兒童需要學習的機會以獲得新的經驗, 這一點對孤獨癥兒童尤其需要, 需要在非正式的和正是的游戲和學習活動中幫助他們學習各種新經驗, 以促進心理發展。孤獨癥兒童也和一般兒童一樣需要獎勵, 獎勵包括有形的獎勵和無形的愛和鼓勵。在孤獨癥兒童年齡較小時, 較無形的愛和贊美不一定能得到適當的反應, 可是持之以恒, 大部分孤獨癥兒童仍然可以對愛和贊美有所反應, 其效果更持久。孤獨癥兒童和一般兒童一樣, 除了需要愛、安全、學習的機會、獎勵以外, 也需要有機會學習負責。讓兒童學習負責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幫助家事,這些都是孤獨癥兒童成長過程不可缺少的。

二、特殊需要

孤獨癥兒童除了一般兒童的需要外, 就如同其它’特殊兒童, 有其特殊需要, 孤獨癥患者需要社會正確的認識、了解, 和提供適當的協助, 使他們能在社會生存; 孤獨癥患者的家庭需要支持, 需要被社會了解和接受, 并協助他們幫助家里的孤獨癥患者。早期療育的目的是早期發現心理功能發展障礙的嬰幼兒, 經由早期療育以減少障礙的程度并促進社會適應, 孤獨癥患者極需早期療育的服務。學齡期的患者, 由于和一般兒童在學習上的差異, 而需要特殊教育, 在設備、教材、教法、同儕互動都要有符合個別需要的教育計劃, 才能適當的協助孤獨癥的兒童快樂的學習和成長。在離開學校之后, 他們需要適當的職業訓練, 幫忙他們進入適當的行業, 并給予持續的輔導。有些患者需要長期的職業準備, 因此需要有庇護性工作場,他們也常需要長期居住和照顧的安置來幫助他們渡過一生。孤獨癥患者要面對社會的誤解與偏見。孤獨癥患者曾經是優生保健政策的受害者, 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時代, 以優生的概念要將患者消滅以提高種族優越性。而有些國家到現在仍然對孤獨癥和智能不足等患者以法律提供他們節育的基礎。在臺灣一直到現在, 仍有長期養護機構要求女性患者在收容安置之前先行子宮切除, 以避免懷孕和減少處理月經的麻煩。由于社會對孤獨癥患者的誤解, 認為他們什么都不會都不懂, 甚至不懂痛苦、沒有情緒, 因此有些新藥試驗和與孤獨癥診治無關的實驗, 在未取得患者的監護人的同意之下, 私自在機構以這些病人進行違反人權和醫學倫理的實驗。社會上有不少人因為這些患者較低的理解與適應能力而欺負利用他們, 更常見的是擔心受到孤獨癥患者影響自己的子女學習不良的幼稚的行為, 而禁止子女和孤獨癥兒童一起游戲玩耍學習, 排斥他們做朋友等。除了這些共同的社會誤解與偏見之外, 還有許多的誤解是和該社區文化對孤獨癥成因的誤解, 或對某些個案的行為而予以排斥。值得注意的是, 孤獨癥患者的父母也可能排斥自己患病的子女, 認為是父母的恥辱。這些患者的父母也可能彼此排斥, 譬如較輕度患者的父母會排斥自己的子女和重度的孤獨癥或智能不足患者相處, 因為擔心和他們相處而減緩自己子女學習的進度和學習壞的行為, 因此在特殊班的安置時, 常??吹捷^輕度學生的父母拒絕這些學生安置到特殊班去。對孤獨癥患者的家長而言, 由于部份孤獨癥患者有特殊的天賦, 由于對自己子女的天賦特別珍惜, 有時寧可被診斷為孤獨癥而拒絕智能不足的診斷。還有許多類似的孤獨癥和智能不足患者家長之間的誤解與偏見, 是值得注意的。由于孤獨癥兒童有其特有的行為特質和教育上的相關特質,所以有其輔導上的特殊需要,這包括下列三項:

1. 針對不會的智能, 需要促進正常發展的環境和學習機會并以適當的方法來數。孤獨癥兒童缺乏一般兒童該有的許多行為, 需要安排適當的環境和學習機會,彌補孤獨癥的缺陷行為,促進正常發展。

2. 需要消除過份行為。對孤獨癥兒童所呈現的各種行為問題, 常會干擾正常學習和發展,因此對會干擾學習、傷害自己的過份行為應予以消除。

3. 需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并避免與消除固定僵化行為。許多孤獨癥的固定僵化行為會對教育和日常生活構成障礙, 因此應對有影響的固定僵化行為予以消除, 更重要的是從教育策略著手, 避免形成固定僵化行為, 以及從一開始就培養良好的習慣, 使得學習得以迅速上軌道, 減少教室管理的困擾。

  • 發表跟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