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閉癥兒童表征性游戲的發展
以Piaget(1962)的理論而言,一般兒童約自18個月大時開始表征性游戲;Wing等人(1977)的研究也發現,不管是自閉癥組或是智障組,語言理解年齡在20個月以下者,均無法表現出表征性游戲,影響所及,后人有關自閉癥兒童表征性游戲的研究,也盡量加上心理年齡或語言年齡配對的對照組,或設法控制樣本在口語理解年齡20個月以上。
Wing等人(1977)以生理年齡5至14歲的12名自閉癥和47名智障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自閉癥組中有8人沒有任何游戲行為,4人有儀式化行為,無人出現表征性游戲;但智障組卻有41名可以表征性游戲。Wing在1978年的研究也有類似結果,31名自閉癥兒童中有3人沒有任何游戲行為,27個人有儀式化行為,只有1人可以表征性游戲,但智障組卻全數均能表征性游戲。顯示出自閉癥兒童在表征性游戲上的重大缺陷。但這兩個研究沒有嚴格控制對照組的條件進行一對一配對,對于結果之解釋,應該持保留之態度。Doherty及Rosenfeld(1984)的研究,就較嚴謹控制對照組,7名自閉癥兒童及8名語障兒童,語言年齡都在63個月,透過自由游戲時的觀察及對家長的晤談,發現自閉癥兒童在觀察時只有1人能表征性游戲(但家長晤談均表示缺乏表征性游戲),而語障組兒童則全數均能表征性游戲,研究者因此主張表征性游戲是分辨自閉癥兒童與語障兒童的最重要關鍵。
Mundy等人(1986)的研究更嚴謹,以心理年齡25.7月將正常兒童、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一對一配對,發現自閉癥兒童在功能性游戲及表征性游戲均較對照組有較少的次數及種類,且達顯著性差異水平。
綜上所述,研究者均認為自閉癥兒童在自發性的表征性游戲的發展上有落后及偏異的現象,甚至無法發展出來。
四、自閉癥兒童在引發情境下表征性游戲的相關研究
1980年代之后(尤其在1990年代),有不少研究比較自閉癥兒童在引發情境及自由游戲時表征性游戲的表現,且一致地發現:自閉癥兒童在引發情境下的表征性游戲,優于自由游戲時表征性游戲的表現(Charman et al., 1997;Jarrold et al., 1996;Lewis & Boucher, 1988;1995;Riquet et al., 1981),且這些研究均以物品替代代表表征性游戲。這樣的結果令人振奮,透過適當的引發,自閉癥兒童物品替代游戲能力是可以被提升、促進的。有的研究進一步探討結構化情境下自閉癥兒童與智障兒童物品替代游戲的差異,試圖更仔細分析促進游戲表現的因素(Charman & Baron-Cohen, 1997);也有的研究者設計結構化的游戲方案(Meyer et al., 1987;Stahmer, 1995;Thorp et al., 1995;Wolfberg, 1994),更直接證明自閉癥兒童的表征性游戲缺陷,是可以經由教導而改善的。
研究者比較引發游戲時所使用之策略,可發現有三種引發類型:1.先口語指令(direction)再口語提示(verbal prompt)(Jarrold et al.,1996;Lewis & Boucher,1988;1995)。2.先口語指令再示范(Riquet et al.,1981)。3.先口語指令,其次 口語提示,再示范(Charman & Baron—Cohen, 1997;Charman et al, 1997;Sigman & Ungerer,1984)。
而上述的引發策略中,口語指令利用到主動提示重點的原則,口語提示還加上了組織周圍刺激,但它用的是聽覺口語線索來提示兒童如何將這些玩具有意義的組織起來。視覺提示(visual prompt)是未曾被采用但值得嘗試的。許多自閉癥者是視覺型學習者,視覺提示應是對他們有利的。示范是口語線索加上視覺線索,更高度結構化組織玩具和動作,因此有人將之列為教導,不只是引發(Lewis & Boucher, 1988;1995;Sigman & Ungerer. 1984),而它和模仿的關系密切。
上述研究有待澄清之處包括:
(一)研究的樣本
有些研究發現自閉癥兒童和對照組一樣好,這類研究的自閉癥組樣本的語言理解年齡都在46個月以上。相對的,樣本心理年齡24個月(Sigman & Ungerer, 1984)或30個月(Riquet et al., 1981)的研究,自閉癥組之表現就比不上對照組。那么在這中間(語言理解年齡31-45個月大)的樣本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值得進一步探究。
(二)研究的設計
上述研究引發自閉癥兒童表征性游戲者,所使用之策略均不同,但未從自閉癥兒童心理特質角度解釋選用該項策略之原因。且未先以自由游戲剔除已會表征性游戲者,難以證明受試是經由引發而表現,不是本來就已能表現者。
因此,本研究擬對上述研究未澄清的問題加以研究。探討文獻上仍付諸闕如的語言年齡31至45個月間的最前半年,也就是31~36個月(遷就選樣工具而調整為30-35個月)的自閉癥兒童是否能在引發情境下表現出表征性游戲。并在引發游戲前設計五分鐘之自由游戲以剔除已能表現者。此外,比較一般研究常用的口語提示和結構性教學常用的視覺提示等策略,何者較能引發自閉癥兒童的表征性游戲?并以同語言年齡的一般兒童與智障兒童為對照組,比較其間之差異。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