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文摘瀏覽 > 瀏覽文章

特殊學校自閉兒輔導教學計劃指引七4

2008/12/8 13:03:40 來源:香港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訓練方法
7.5 教師可運用不同的技巧增強學生正面的行為,或消減負面的行為,有關方法包括:
(a) 功能行為分析(Functional Behaviour Analysis)
♦ 功能行為分析是透過觀察和數據搜集,分析某特定問題行為發揮了什么功能,或傳遞了什么信息,如學生打頭是否:
- 表示需要幫助;
- 渴望得到某些物品;
- 借機會逃避覺得困難的學習活動;
- 對一些不喜歡的活動表示抗拒;
- 尋求自我刺激。
♦ 在識別學生藉著問題行為去達到某種目的后,可教導學生一些正面的替代行為(即可以代替有關功用的行為),以減少或消除不當的行為。
(b) ABC 矯正法(Antecedent – Behaviour – Consequence Modification)
♦ 循有系統的方法分析某特定行為(Behaviour)與某種事件或環境,包括前因(Antecedents)和后果(Consequences)之間的關系,即A-B-C 的關系,以推論在某環境里出現的特定行為的原因;
♦ 藉著干預前因(即是改變環境上的安排)來消除誘發某種問題行為的因素,以改變學生的行為,這方法往往可使問題行為減少或消失;
♦ 亦可從改變有關行為引致的后果方面著手,使學生知道不恰當的行為不能幫他達致其目的,從而避免問題行為的連鎖性出現。例如不會因學生的哭鬧而就范,讓他借機會逃避某種訓練活動;
♦ 當不能估計后果或不能操控特定后果時,可利用改變環境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行為;這方法亦可避免出現一些令學生厭惡的后果。
(c) 消減法是指學生做出不當行為時,不會得到含獎勵成分的響應。例如當學生拍打枱面時,教師若注意他,那么他便得到含獎勵成分的反應;為免他繼續有拍打枱面的行為,教師應不給予注意。實施消減法時,不當行為一般會在短期內增加,然后才逐漸減少。惟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嚴重的問題行為或形勢危急的情況,如涉及自傷的行為。故此,教師須因時制宜,采取適當的處理方法。
(d) 間歇法是指學生有不當行為時,教師把強化該行為的刺激物拿走或消除,如停止他們進行自我刺激的活動。教師亦可把學生帶離助長不當行為的環境,例如帶到間歇室或間歇角。不過,教師把學生帶往間歇室或間歇角時,
應謹慎處理及留意下列要點:
♦ 教師應冷靜和堅決地把學生帶走,但切勿令學生受傷或大吵大鬧;
♦ 如果學生在間歇室或間歇角仍有不當行為,教師應實時把他帶離該處;
♦ 當學生再沒有任何不當行為時,便應立即停用間歇或隔離法,藉此讓他們明白,只要停止不當行為便可離開間歇角;
♦ 采取間歇或隔離法時,教師應同時教導學生正確的行為表現;
♦ 采取間歇法的時限不應過長,因為這會剝奪學生學習的機會,并增加因無聊而導致的自我刺激行為,此外,時限過長,也會引致監管上的困難。
7.6 總括而言,目前并無任何特定的訓練策略,稱得上是改善所有自閉癥學生問題行為的最佳或最有效方法。學生的問題行為多與其發展障礙有直接關系,并不能一蹴即就地解決。然而,透過悉心的策劃、耐心的教導和不斷的努力,教師定可為每名學生找到可行的方法,處理他們的問題行為。

中國孤獨癥網整理編輯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特殊學校自閉兒輔導教學計劃指引七4]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