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文摘瀏覽 > 瀏覽文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

2008/12/8 13:04:55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10、懲罰的正用和誤用
  許多行為都可以使用懲罰法來消除。但是,家庭和學校都大量存在誤用懲罰的現象。
許多行為都可以使用懲罰法來消除。
  小剛很喜歡追逐蜜蜂,媽媽告訴他,蜜蜂是釀蜜的,不要捉它、傷害它,它還會蜇人。但小剛不聽,媽媽想既然如此,你就挨蜇吧。果然,當小剛抓到一只蜜蜂看時,被蜜蜂蜇了一下,蜜蜂的毒刺還留在了手上,痛得他哇哇大哭。媽媽問他還抓不抓蜜蜂,他連連搖頭。
  這是自然懲罰物的懲罰,達到了消除行為的目的。這是正確的使用懲罰。
  有專家用檸檬汁做懲罰物,成功地治愈了一個6個月嬰兒的吐乳反應。這也是一個成功的利用懲罰的案例。
此女嬰通常在吃奶后就開始張嘴、舌頭上揚、卷起并很用力地前后攪動,幾秒鐘后就開始吐,一般持續20分鐘~40分鐘,直到把吃下去的乳汁全部吐出。治療者在治療時,每當看到她舌頭卷動時,就馬上連續向她嘴里滴檸檬汁,直到她停止舌頭卷揚。5天后,女嬰不再吐乳。30天后,檸檬汁完全停止。
但是,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都大量地存在誤用懲罰的現象。
在家庭中,最多見的是過多的使用體罰,導致體罰不見效果;在學校,則可能更多的使用諷刺、挖苦、嘲笑,從而導致一些學生厭學、逃學。在懲罰時,沒有和其他原理共同使用,如沒有和孩子說明為什么懲罰——明理、沒有馬上獎勵可以獎勵的行為,等等,都是常見的誤用。
《中國教育報》在2003年7月8日報道有關《師德啟示錄》的討論中,有一個老教師張允公寫了一篇文章《一篇作文打倒一個學生》,發自內心地、痛苦地寫出了自己因為“無知”致使一個學生處境不利直至退學的例子。
那時34年前的事。我初中畢業后在家鄉小學當民辦教師,教四年級語文。有一天上講評作文課,我先暗示學生,要有好戲看了。接著便開始讀一個學生的作文?!邦}目:《趕集》?!蔽衣宰魍nD,以便蓄勢,繼而朗讀,“臘月二十六,我趕范家集,褂子口袋里有三毛錢,我用手捂著口袋,興高采烈地走在大街上。到了小東河,小東河里的水波浪滔天,我墊上幾塊小石頭,浩浩蕩蕩地過了河……”。我在“波浪滔天”、“浩浩蕩蕩”幾處提高聲調,放慢語速,以求達到最佳的調侃效果。
全班早就笑得前仰后合,我不時地瞥一眼某生,他的頭幾乎低到桌子底下。我不依不饒地念著,念完后走到他面前,“啪”的把作文本摔在他桌子上,什么也沒說,一切都在這一摔里了。同學們瘋狂地喊著、笑著、笑這個平時就常被男生嘲笑的對象。
此后幾天,幾乎全校所有的學生(還有老師)見了他就喊“小東河里的水波浪滔天”,幾天后,他沒有來學校,一天沒來,兩天沒來,一個星期沒來,一個月沒來……后來再也沒來,聽說在生產隊放豬。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