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閉癥學生的溝通技巧訓練(一)
訓練原則和方法
5.4 每個學生的學習模式和進度不盡相同,各有其獨特的訓練需要,故教師須為學生編訂個別的訓練計劃,幫助他們克服溝通的障礙。
5.5 因應自閉癥學生的學習特性和障礙,教師可運用下列原則和方法去達到上述的訓練目標:
(a) 配合學生學習特性的方法
讓學生運用他們擅長的學習模式去學習,如因應學生慣于透過視覺接收信息,則可藉圖像、腦圖6(Mind Map)、概念圖7(Concept Map)等刺激視覺聯想,把獨立的概念連系起來;
善用視覺提示及視覺信息的停留特性,讓學生重溫資料,理解別人的信息;
使用較具體的方法傳達抽象的概念;
盡量使用簡單的詞匯、短句或淺白的文字與學生溝通,并采用他們懂得的詞匯;
教授的溝通技巧必須實用、切合學生的興趣,以及與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日?;顒佑嘘P,宜利用實際環境施教,讓他們懂得歸納并能學以致用;
因應他們的認知能力及處理信息的困難,給予足夠時間作出響應;
留意他們在理解及表達技巧方面的差異,他們或許懂得某些字詞,但在表達方面有困難,須借助符號、手勢、動作、圖畫甚至對象;
不要純粹因為學生有反應,就認為他們明白說話的內容。他們可能只是對部分內容(并非全部)、聲線、面部表情、環境等提示,甚或一些熟悉的情況作出反應。在陌生的環境里,學生也許不能理解同樣的字詞;
提供適當的變化,例如運用不同情境來教學、加入不同詞匯等,以提高學生對不同環境、說話對象和對談情況的應變能力。
(b) 提高溝通意欲的方法
善用學生的需要,例如利用學生喜愛的對象,喜歡做的動作等鼓勵他們主動與人溝通;
即使明白學生的需要,仍應盡量要求他們用語言或圖卡去表達需求;
當發覺學生對某項活動有興趣時,可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他們正在進行的活動,并鼓勵他們去模仿;
若學生能說簡單的字詞,或出現鸚鵡學舌的情況,教師可模仿他們說話,但每次加添一些內容,以促進互相溝通;
要營造有助溝通的氣氛,著重增強學生與人溝通的意識,不要過分留意他們的文法是否正確,發音是否清晰。
(c) 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
說話音量適中,有需要時加強聲線;
說話要清晰,速度應減慢;
強調關鍵詞詞;
在適當的時候稍作停頓;
把指示分成細小的步驟;
在有需要時重復指示,設計簡單和恰當的角色示范;
利用動作、手勢和面部表情配合說話內容;
利用不同的提示和暗示技巧,包括視覺、聽覺及觸覺的提示,協助學生
理解信息。
5.6 此外,當學生感到混亂、不曉得如何溝通時,表現也許會有點怪異,例如:重復某些手勢、動作和行為,甚至說些不恰當的話。然而,這未必是他們真正想表達的。因此,教師要體諒學生,留意他們的反應,設法理解這些非常規溝通行為所傳達的信息,并嘗試給予回應,以防偏差行為出現。
6 腦圖 (Mind Map) -
是一種透過圖像或文字構建思維網絡的工具。應用時,把想到的相關字匯、圖像、數字、邏輯推理、時空等意念,簡略寫下或繪出圖像。過程中常能出現新的啟示和有創意的思維。
7 概念圖 (Concept Map) -
是一種運用圖表表達組成部分之間關系的工具,可幫助辨清和思考設定的中心主題。應用時,圍繞中心主題列出相關的概念,由主概念伸引出子概念。用線把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連起來,并在線上加上連接字,以表達互屬關系。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