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被人們清楚地認識還只是幾十年來的事,但所有相關的文獻都認為這種病很難有效治療,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量的文章提出了很多的治療方法,但由于個體差異和各種原因卻少有效果,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想用愛心去喚醒患者的愛心。
但問題是我們并不知道這種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或者說它是由大腦的什么缺損引起的。這就是說所有的治療方式都是盲目的,甚至有可能現在看來很有效的方法其實卻是有害的。
因此當務之急是搞清它的成因,這肯定困難重重,面臨千難萬苦,但每個人都值得為此做出努力,在這里我們不能急躁,應徐徐向前,在這里我們要堅忍不拔,絕不放棄,因為有許多家庭在為此流淚;這并不需要多高的文化,能看懂報紙就能參與,關鍵在于,要有恒心和愛心,也許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在這個問題上為眾多的患者和他們的親友做出偉大的貢獻,因為這個問題可能更重要的是機遇,現在我就來拋磚引玉,讓我們一起去進行探討。
一 智力原理
狗、貓、猴等都是比較聰明的動物,對于家養的狗和貓,我們往往會不自覺的將它們當人看待,同它們說話,同它們玩耍,殊不知它們同我們在智力上卻有天壤之別。有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我們能窺見智力之謎的一絲光亮,即照鏡子的問題:貓、狗、猴都是不會照鏡子的動物,一輩子不會,無論你怎樣教它,啟迪它,它們也永遠弄不明白鏡子里面就是自己;其原因我們認為是由于它們的大腦中根本就沒有一個獨立的思維系統。
模仿是智力水平的一種體現。在不會照鏡子的動物中,可能模仿水平最高的要數靈長類動物:非洲猩猩、狒狒和猴類了。模仿,我們認為是一種應對,是較高級動物的神經系統對外界信息的留存反映,也是體現在自身身上的饋對。這是建立在動物的神經系統已高度把握了自身全部動作的基礎之上的,并且知道自己的動作行為的結果;這表明了這些動物不僅能全面把握自己的動作行為,而且還有反饋機制以校正自己的動作和行為。這也說明了這階段的動物其神經系統已經有了層次上的分工,已經有了記憶層次和思維層次;這個記憶層次包括能使動作自動化的動作記憶系統,思維層次能根據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刺激在記憶中選擇合適的應對方案;這就決定了它們能進行學習和面對復雜的情況可采取正確的行動。狗、猴、貓都屬于這一階段的動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進行模仿、學習和接受訓練。但是,要它們懂得鏡子里面就是它自己就離題太遠了。
對于一只貓來說,鏡子里的它自己只能是另一只貓,如果要它明白鏡子里的貓就是自己,那它神經系統必須有能進行再思的能力;這個能力的最基本的條件是要有獨立的儲存記憶系統和能夠從儲存記憶系統中提取信息的相對獨立的思維系統,否則要搞清楚對面那個與自己形象一樣,動作一樣的貓就是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 智力原理
狗、貓、猴等都是比較聰明的動物,對于家養的狗和貓,我們往往會不自覺的將它們當人看待,同它們說話,同它們玩耍,殊不知它們同我們在智力上卻有天壤之別。有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我們能窺見智力之謎的一絲光亮,即照鏡子的問題:貓、狗、猴都是不會照鏡子的動物,一輩子不會,無論你怎樣教它,啟迪它,它們也永遠弄不明白鏡子里面就是自己;其原因我們認為是由于它們的大腦中根本就沒有一個獨立的思維系統。
模仿是智力水平的一種體現。在不會照鏡子的動物中,可能模仿水平最高的要數靈長類動物:非洲猩猩、狒狒和猴類了。模仿,我們認為是一種應對,是較高級動物的神經系統對外界信息的留存反映,也是體現在自身身上的饋對。這是建立在動物的神經系統已高度把握了自身全部動作的基礎之上的,并且知道自己的動作行為的結果;這表明了這些動物不僅能全面把握自己的動作行為,而且還有反饋機制以校正自己的動作和行為。這也說明了這階段的動物其神經系統已經有了層次上的分工,已經有了記憶層次和思維層次;這個記憶層次包括能使動作自動化的動作記憶系統,思維層次能根據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刺激在記憶中選擇合適的應對方案;這就決定了它們能進行學習和面對復雜的情況可采取正確的行動。狗、猴、貓都屬于這一階段的動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進行模仿、學習和接受訓練。但是,要它們懂得鏡子里面就是它自己就離題太遠了。
對于一只貓來說,鏡子里的它自己只能是另一只貓,如果要它明白鏡子里的貓就是自己,那它神經系統必須有能進行再思的能力;這個能力的最基本的條件是要有獨立的儲存記憶系統和能夠從儲存記憶系統中提取信息的相對獨立的思維系統,否則要搞清楚對面那個與自己形象一樣,動作一樣的貓就是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
這就是說,儲存記憶系統和思維系統的相互獨立,是生物智力發展到達高級階段的一個重要標志。黑猩猩、倭猩猩、長臂猿等動物能從鏡子中認識自己,說明它們進入了這個階段,它們都有了再思的能力。兩個系統的產生和分離意味著該動物能夠根據目前所需,對全部相關記憶進行檢索,并能做出多層次的連慣反應行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再思”。由于有了這種再思的能力,黑猩猩才能因此而會使用簡單的工具,會將幾個木箱疊起來取下吊在高處的香蕉。這是不用學都有可能會的,而狗、猴等動物永遠不會這種程度的智力行為,就是進行長時期的強化訓練,教會了它們類似的連慣性行為,它們也永遠不能理解;不會在別的、類似的情景和條件下自動地“故伎重演”;原因就有于它們的大腦中沒有相對獨立的思維系統,有的僅是與記憶緊密相聯的“思維層次”,只能進行總體反應,不能再思。
但是黑猩猩的智力仍然是很簡單的,正如雅克.沃克萊爾所說:“盡管經過反復的訓練,人類仍沒有教會一個黑猩猩打結”(注①)雖然黑猩猩等動物的神經系統盡管已完成思維系統和儲存記憶系統的相對獨立,但至今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黑猩猩等最聰明的動物的智力水平能超出直觀反應的范圍。它們還不能概念性地掌握獲得的信息,也不能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綜合。如學會了幾十個手語單詞的黑猩猩,它盡管懂得每個單詞所代表的含義,并能進行簡單的組合,但它所能表述的句子極短,一般超不過五個單詞,也不能將這些手語單詞組合成新的句子以表達整體性的新的意義。這說明在黑猩猩等動物那里,思維系統只是相對于儲存記憶系統而言是獨立的,這是單向度的獨立。它們的思維系統還不能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信息進行加工,也就是進行綜合和分析。形象一點說:當外來信息傳到黑猩猩的大腦中時,它的思維系統將用“波”的形式將該信息發向儲存記憶系統,當需要這個“波”時,思維系統會根據外來信息向儲存記憶系統發出相應的“波”,根據這個“波”,儲存記憶系統會發出原有的“波”,如果這個“波”不能解決問題,那么儲存記憶系統還將不斷地發出相關的“波”,直到問題的解決或改變注意。這就是黑猩猩的思考過程。這個過程很像我們人類的聯想,但人類的聯想是以思維系統為主導的,因而可稱為“想”,而黑猩猩是以記憶系統為主導的因而我們稱為“思”。在這個過程中思維系統尚不能對信息進行加工,沒有對信息進行概念化的能力,沒有像人類那樣的能進行“想象”的思維活動,因此它們只能“再思”不能“反思”。
幾十年來,眾多學者對八十年代黑猩猩的實驗所體現出的一個問題迷惑不解,今天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說清楚原因了:
“讓人類伙伴給黑猩猩傳遞信息,友好的伙伴總是指點放食物的容器,而敵對的伙伴總是指點錯誤的容器。在這次實驗中,黑猩猩(四只中的3只)居然能分辨出正確信息和欺騙信息。在接到欺騙信息后,它們的反應是朝著指示的容器走過去,卻并不打開它,然后再朝著放食物的容器走去,翻過來拿到獎勵的食物?!保ㄗⅱ疲?/FONT>
“讓人類伙伴給黑猩猩傳遞信息,友好的伙伴總是指點放食物的容器,而敵對的伙伴總是指點錯誤的容器。在這次實驗中,黑猩猩(四只中的3只)居然能分辨出正確信息和欺騙信息。在接到欺騙信息后,它們的反應是朝著指示的容器走過去,卻并不打開它,然后再朝著放食物的容器走去,翻過來拿到獎勵的食物?!保ㄗⅱ疲?/FONT>
這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黑猩猩為什么一定要先走到那個沒有食物的容器前,然后才走向有食物的容器?有人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對敵對伙伴的反應還存在另一個問題。它對知情黑猩猩發給自己的假信息為什么不試圖反對(朝第二個容器走去),這難道不令人奇怪嗎?然而在傳遞假信息的情況下,這只黑猩猩的確就是這么做的。這種奇怪的無反應的舉動可能說明它:⑴根本沒明白知情者了解真相與自己行為之間的聯系;⑵或認為知情者完全是傻瓜[C.A.里斯托(Ristau),1986]?!保ㄗⅱ牵┻@種解釋是不能使人信服的,因為黑猩猩在接到它認為信得過的人或黑猩猩的指點時它會毫不猶豫地打開那個容器的蓋子;只有在接到它認為一定是錯誤的信息時它才會先走向錯誤的容器,然后才走向正確的容器。如果它不明白自己與了解真相者之間在行動上的聯系或者認為知情者是傻瓜它都會打開那第一個容器的蓋。而且,這不是一只黑猩猩的偶爾的行為,也不是一次實驗所能的到的。
現在來看要解釋這種現象已很容易,黑猩猩的大腦只能“再思”而不能“反思”。實際上在黑猩猩沒有走到第一個容器前它根本就還不知道食物在第二個容器里。它們大腦這種“再思”的工作方式決定了它們對事得一層一層來處理。人類小孩兩歲多就能在這種實驗中直接走向正確的容器,這是人類能夠“反思”的作用,能一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并采取直接的行動。但黑猩猩不行,它們得一樣一樣來反應。這是人同黑猩猩智力上的根本區別。如果從我們“波”的理論來講,就是我們的思維系統能綜合復雜的信息形成新的“波”,而黑猩猩不行,它們沒有這種綜合能力,不能形成新的、更復雜的“波”。人類大腦由于有這種能形成新的“波”的能力,因而能知道2+2=4。而黑猩猩的大腦不能形成新的、更復雜的“波”,因而對它來說2+2就只能等于2或者是兩個2,不會有4出現。皮亞杰的“同化”說用到人的大腦上是正確的,人們總是將新舊知識整合或者說“同化”在一起形成新的認識,有時這就表現為“頓悟”。但這不能用到動物身上,任何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人類的小孩二歲時對于敲核桃這樣的事幾分鐘就能學會,而對于也會敲核桃的黑猩猩來說,大家知道它們學習的時間是十年。如此之長的學習時間可見黑猩猩的學習與我們的學習有本質的不一樣,我們可以說是以“同化”為基礎的整合,而黑猩猩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湊合”,充其量是一種以記憶為基礎的聯想組合。從思維深度來說,黑猩猩的智力可以概括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但不能用工具制造工具。
除人以外最聰明的動物黑猩猩、大猩猩等至多也只能“再思”,而不能“反思”。盡管如此,它們與狗在智力上的差距卻又是一種質的差距。由于黑猩猩能夠再思,因而它們能對以往的經驗進行回憶,因此說它們能掌握上百個手語單詞是可信的。但狗卻不一樣,狗只能進行直接的條件反應,盡管這種反應是以它的全部經驗為基礎的,但由于沒有獨立的思維系統,不能進行再思,因而狗不可能進行回憶。正如波林所說:“狗‘記’得它的主人,在他離開時不會‘想到他’,但感覺到不舒服,他重新出現時就樂于看見他”。(注④)貓、狗、猴都是關得“家”的動物,就是說只要把它們關在家里一段時間,它們就會認這個很可能是虐待它的家為家了。而以前的那個家將從它的記憶中永遠消失,不再影響它的行為。這說明它們的兩個系統并未分離,其記憶會被覆蓋并直接指導行為。
在語言方面,就是黑猩猩這樣很接近人的思維能力的動物,只要它的思維系統還沒有進化到能對信息進行概念化加工前,就不可能有語言出現。因為語言的首要前提和基礎是神經系統能將信息概念化,并且能按句法組織單個概念形成更新的更高級的概念,而要達到這一步的關鍵是思維系統與記憶系統的各自絕對獨立。更為重要的是由于黑猩猩神經系統中兩個系統僅是單向度的分離,思維系統是內向性的,這就意味著它們之間是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來自于思想上的交流,而語言是產生于交流和用于交流的。雅克.沃克萊爾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黑猩猩小群體內部學習的語言符號中,是否也像人類語言一樣,存在著傳達的可能性呢?手頭的某些數據表明,如果我們認真觀察黑猩猩同類中所使用的一些手勢(聾人語),就可以看出它們只在社會性玩?;蚱桨驳沫h境中使用,卻從未被用于交流有關外界發生的事件和物體?!保ㄗⅱ荩?/FONT>
依我們的理解記憶是由本能演化而來,如蜜蜂的行為大多來自本能,它們的一切行為都受本能的控制,它們由于基本上沒有記憶的功能,因而不能進行學習。在高級一點的動物如雞那里,我們就能看到記憶的功能開始出現了,因此雞能夠學習一點簡單的東西,如聽從我們的呼喚等。越高級的動物記憶的作用就越大,學習的能力就越強,而到了虎、熊那里如果幼年沒有很好的學習,甚至難以生存,動物園中的這種動物如放到野外去都將難以生存,原因就在于此。這個階段的動物應該說是受記憶控制的階段,因為這階段的動物的思維系統還不能主導它們的行為,而本能能夠指導的行為已經很少。餓了想吃東西是本能,但吃什么卻要根據記憶來決定。到了人類才進入了思維主導行為的階段。這里我們將生物的智力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本能階段,第二階段是記憶階段,第三階段是思維階段,即人類的智能階段。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高級階段是以低級階段為基礎的,記憶階段以本能為基礎,人的思維以本能和記憶為基礎。這是我們性格、興趣的來源。在下面的第一章中我們還將看到記憶系統有著很強的主動性,這個系統對思維的影響有時甚至超過本能對思維的影響。
人作為一個種屬,她的大腦神經系統一旦完成思維系統與儲存記憶系統的相互獨立,并能互相交流信息,對信息的概念化就成了人腦的一個基本功能。以前很多人對于人腦能進行概念化迷惑不解,如心理學巨匠墨頓曾說:“概念化:許多研究證實,人類思維具有一種傾向,會自動地把一些類似的物體在記憶里面組成相同類別,并從其相似性中找出總體的概念或者范疇。哪怕只有幾個月大的嬰兒好像都知道進行簡單地概念化工作。一項研究顯示4個月大的嬰兒會把不同的藍色、綠色、黃色和紅色分成類別??吹竭^一種色彩組的不同物體以后,它會顯示出對別的任何色彩組的愛好。結論是:色彩分類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在出生后迅速形成的?!保ㄗⅱ?)今天這個謎團可以解開了:因為思維系統和儲存記憶系統的相互獨立,接受的信息將被思維系統進行整理,整理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系統與儲存記憶系統進行對應和交流的過程,對信息的歸類和概念化就是一種必然,反過來講,也只有兩個系統的相互獨立大腦對信息的歸類和概念化才有可能。別的動物由于沒有一個完全獨立的思維系統存在,因而就不能進行這種兩個系統的對應和交流,也就不能對信息進行歸類和概念化。勝任對信息進行概念化加工的進化后,人就從自然界脫離出來了。也就是人在能夠進行反思時,她就從動物界獨立出來了。她就有了意識、有了時空觀、有了內心世界、開始有了語言、有了夢、有了對未來的想望、有了藝術、也有了迷信,人類的文明進程也就由此時開始了。作為種群來說,主宰世界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發現遙遠的某一顆星球上有強盛的生命存在時,那么我們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那里是否有神經系統中兩個系統完全分離的生物,就是說那里是否有智能生物。
思維系統與儲存記憶系統的交流,據我們的理解,就是當思維系統接受到來自內部或外部的刺激時,能同儲存記憶系統一起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這個分析、綜合的過程和得出的結果都同時被儲存記憶系統記錄下來,在必要時又將被思維系統提取進行更高級的綜合與分析。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在我們清醒時不停地進行著這種交流,加工。(在夢中這種交流也肯定在進行,但這種交流是雜亂的,以儲存記憶為主導的,因而也是很難有效的)我們就是在這種思維活動中不斷提高認識,不斷提高思想水平。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的思維系統對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刺激和信息的加工,可理解為是對一種“波”的加工,并成為新的“波”。除人以外的任何動物都不能產生這種新的“波”,這就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一個意念是一個“波”,一句話也就是一個“波”,只有在這個意念需要表述時,才會被解碼成語言。黑猩猩的思維系統不能進行這種綜合和分析,不能形成這種含有豐富內容的、概括性的“波”,因此它們不可能有語言,也理解不了人類的語言。這同時也說明無論怎樣原始的民族,其語言都有十分復雜的結構。這是被我們大腦神經系統的這種功能性結構決定了的,只有在人們大腦能形成和應用復雜的概念和意念后才會有語言出現。這也說明無論怎樣原始的民族的兒童,也能接受我們的文明教育,同樣可以成為科學家。因為他們屬于人類,大腦功能與我們一樣?;蛘吒M一步說十萬年前的人如果從出生開始就放在今天的人文環境中,也一樣可以成為科學家。
由此,我們對某些弱智的形成也可進行一點初步的考慮:神經系統在二個方面出現問題將可能導致弱智;一是思維出問題,而記憶完好,這種人較常見。這種人中有些甚至有超常記憶,他們什么都能記住,但什么都理解不了。這些人如果從小訓練,完全能掌握一技之長,自食其力,自娛終身,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有些甚至會成為社會的特殊人才,某種技能的特高手。二是記憶出問題而思維能力尚在,這種人估計是記憶系統難以記憶較復雜的“波”,因而思維也簡單化。這種弱智者如從小進行專門的記憶訓練讓他們掌握那些他們必須掌握的記憶內容,從而為他們進行正常思維奠定基礎,這種人很大部分我們認為能進入正常人的行列,從事較簡單的工作。這兩種類型的弱智者在人群中十分常見,這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兩個系統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而自閉癥卻要復雜得多,但自閉癥不是弱智,以我們的理論這個問題應能夠很好的區別,以弱智導致的自閉癥不能算自閉癥,因其主要病因在智力上,而以自閉癥導致的弱智應算自閉癥,這樣有利于患者的醫治和別人對他們的理解和提供幫助。黑猩猩能夠學會手語,但不會用于交流,這與自閉癥患者能夠學會語言但也不能用于交流是一樣的。這說明自閉癥是思維系統與記憶系統的配合上出了問題,而這個問題依我們的看法主要出在思維系統的綜合能力上。我們知道自閉癥患者是能夠在鏡子中認出自己的,這說明他們的兩個系統是明顯正常分離的,說黑猩猩能夠“再思”不能“反思”是說它們的兩個系統是單向分離,是記憶為主的分離,而人類能夠“反思”是以思維系統為主導的分離。自閉癥不能反思是非常明顯的,他們分不清“我”和“你”這樣的代詞就是證明。但與黑猩猩不同的是,自閉癥患者的思維系統是能進行概念化的,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語言,知道大多數單詞的意義。他們的問題在于綜合能力上,這就要研究另一個問題了,也就是心智問題,就是自我感知的問題,在這里我們稱這個心智為“虛擬感覺”。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