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康復教育 > 瀏覽文章

24-30個月大幼兒的學習指標

2008/4/11 11:05:16 來源:自閉癥中文資訊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24-30個月大幼兒的學習指標 (1)

這是一般孩子發育學習的指標, 但用ABA專教自閉兒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學習,父母不要給自己和孩子壓力去追別人成長的速度, 但若仔細觀察, 父母也可看出孩子的強處且要肯定他, 在弱處上則要鼓勵他;自閉兒與其它孩子一樣,童年的種種,可以影響他們一輩子,父母捫心自問,可不是嗎?如果從小老是不經歷學習的樂趣,再有意思的學問,失去了興趣只能靠意志勉強學習,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痛苦的.

1.22-24個月大的幼兒

孩子應可辨認六個身體部位,例如眼睛、鼻子、嘴巴、手、腳和耳朵,一般明顯且自己能用手摸著的.

以下活動可幫助自閉兒認識身體部位:

1.在洗澡的時候, 盡量宣告正在洗的部位, 例如 “我在洗你的背”, “讓我洗你的腳”, “瞧這黑黑的膝蓋”, “抬高下巴, 我要洗脖子”.

2.在替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告訴他, “腰帶繞著你的腰”, “圍巾圍住脖子”, “把腳放進襪子里”.

3.在吃東西的時候, 指出他的動作, “你看爸爸用舌頭舔冰淇淋”, “小姊姊吃的雙頰都鼓起來了”, “要擦嘴”.

4.教唱身體歌, “頭發、眼耳、膝腳趾, 眉耳、鼻和口”, 并做動作用手摸著身體部位.

5.鼓勵孩子用手指出照片中人物的身體部位, 例如下巴、耳朵、腮、眉毛、手肘和膝蓋, 這些照片可在化妝品和泳衣的雜志廣告找到, 父母可剪下存檔做教材.

6.在玩娃娃和英雄人物時, 可以特別指出身體部位, 例如用OK繃貼在娃娃的前額, 或用棉棒清娃娃的耳朵, 擦乳液在娃娃的臉上, 擦屝子粉在娃娃的背上, 用小鏈子掛在娃娃的脖子上, 將表放在媽媽的手腕上.

7.在洗澡和訓練上廁所時, 孩子能很快學會隱私的生理部位.

孩子在24-28個月大,會逐漸認識且明白超過6個以上部位的身體名字和功能.

2.22-25個月大的幼兒

孩子可用小型剪刀喀嚓剪紙,但還沒有連續性將剪刀開和剪的動作,只有一次一個喀嚓的剪法.

以下活動可以幫助自閉兒練習用剪刀:

1.讓孩子用廚房使用的夾子, 讓他先有用手掌控制夾子的開和關的概念.

2.給孩子兒童甪的鈍形剪刀, 要教他不可用剪刀指向人, 并要收好當他不用的時候.

3.示范開關剪刀口的動作, 坐在孩子身后, 用同一個觀察角度示范剪紙, 并慢動作強調手指的運作; 請一次一刀, 不要有連續剪的動作, 必要時握住孩子的手教他張開合剪的動作.

4.幫助孩子將大姆指放進剪刀把手上洞, 再將食指和中指放進把手下洞; 此時孩子應有使用左右手的偏好, 才能進入剪的學習, 并讓孩子自己調整手指的姿勢,

5.給孩子細長的紙條 (2公分寬), 幫他橫拿著紙條適合孩子一刀一斷的剪.

6.有一種擠壓式 (squeeze-type) 的剪刀, 是用手掌和五只手指控制, 若自閉兒還沒有 “剪”的概念, 用這種剪刀幫助他適應剪的運動


24-30個月幼兒的學習指標 (2)

1.23-26月幼兒的模仿技巧

讓孩子從三塊積木玩起, 也同時教導自閉兒從玩中學習假想比擬的概念, 用三塊積木排成一條橫線告訴他是火車, 要求孩子用另外三塊積木排火車, 這是比擬認知的初步觀念, 并模仿立體架構的組合.

以下活動可激發孩子的模仿比擬能力:

1.當三塊積木排成一條橫線, 父母堆著積木模仿火車嘟嘟的聲響繞桌一圈, 引起孩子的興趣做另一個火車.

2.若自閉兒無法排列積木, 用大型積木或牛奶/果汁的硬紙盒來排列.

3進一步美化火車的比擬真實性, 父母可用鐵絲連結潔美衛生紙盒或鞋盒做成火車, 要孩子放進他喜歡的小動物和小人玩具, 再拉著成列的紙盒在地板上滑行, 邀請孩子模仿火車嘟嘟的聲音.

4.若孩子不喜歡用硬紙盒如 (2) 來排列, 試著在紙上畫3個正方形, 給自閉兒視覺上輔助, 讓他將積木放在正方形的上面, 提醒他配合正方形的尺寸.

5.若上述方法仍無法幫助孩子排列一條火車, 就用有顏色的膠帶或畫粗線在紙上, 讓他有基準將積木壓在在線.

6.在此階段, 孩子學會認辨正方形, 如果父母同時強調 “放在旁邊” (next to) 的口語指令, 也能讓自閉兒學到位置的概念.

2.23-26月幼兒的握筆技巧

孩子在2歲前有不同的方法握住蠟筆涂色,基本上是用手指的力量來控制蠟筆而不是用手掌肌肉,但在這個年齡,他們會開始調整握筆姿勢使圖色線條整潔,并運用大姆指和其它手指來控制下筆的方向.

以下活動可幫助孩子有好的握筆技巧:

1.先給孩子大型的蠟筆適應 “握”筆的概念, 并加強涂色的活動; 此時的操練是 “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不在乎孩子涂的好不好, 但要有許多涂色時間來操練握筆姿勢, 父母尤其在這個時候要特別督導矯正不對的姿勢, 以免日后更難加以調整握筆姿勢.

2.讓孩子選擇喜歡的顏色來學習握筆, 叫他手掌朝下, 再用大姆指、食指和中指三個指頭將蠟筆在桌面上撿起, 并強調筆尖朝下, 讓筆靠著大姆指和食指的中間聯結肌肉.

3.坐在孩子身后握住他的手拿筆, 切記不要用手膀來示范上下涂色, 以免誤導孩子而失去用手腕 (wrist) 控筆的技巧學習.

 
24-30個月幼兒的學習指標 (3)

在孩子24-27個月大時, 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社交觀察能力在發展:

1.基本教室的例行常規:

孩子能先認識基本的教室常規就能靜心的學習, 并在例行的團體活動中有安全感, 因孩子能預先知道老師下一步會做什么, 他們在已被預備的心態中, 就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并有掌控時間的概念.

以下活動能幫助孩子明白教室的例行常規:

1.每天早晨告訴孩子以后每天早起要上學, 在許多美術勞作活動中, 教他工作的先后次序, 例如先涂色, 才剪下圖形, 再貼在紙上, 并懂得將蓋子放回色筆和膠水瓶上.

2.在公園里玩時, 鼓勵孩子加入別人的游戲, 并懂得報上自己的名和問別人的名字, 當他回到父母身旁, 總要興奮地問他好不好玩? 并問他玩伴的名字和玩什么?

3.為了預備自閉兒上學后, 不會因行程改變而有驚嚇的反抗態度, 偶爾在一天改變一個例行常規, 讓他有機會學習聆聽父母解釋和接受改變的彈性.

4.若自閉兒在這個年齡已上幼兒班, 父母一定要謹記老師給的行事歷, 并在周末模擬教室的活動時間表, 減少孩子的驚恐就能增加他的學習效果.

2.能在圖片中觀察細節:

父母會驚訝于自閉兒在這方面的優勢,但要更加強他能遵循指示來尋找目標,例如在類似的物體中能分辨指出樹上的鳥,狗在追的球,和在跑的小孩;一般自閉兒有天賦的視覺記憶力,但要提升視覺的分辨審察力,使他能從整體圖形的記憶,精于觀察個體的細節,更有分辨言語中細節交代的能力.

以下是ABA引導自閉兒在這方面的練習:

1.一開始用圖畫書看圖說故事, 不要著重在認字, 但鼓勵他觀察畫中細節, 例如看主角臉上的表情, 樹中有枝子, 鳥在枝子上, 比較大象的大和螞蟻的小.

2.用同一個人穿同樣的衣服卻有不同細節的數張照片, 或有不同姿勢, 或在不同地點, 使自閉兒更懂得分辨不同的細節在同樣的人身上, 例如用數字相機照母親穿同一件衣服卻有不同的別針, 陳列二張照片并告訴孩子指出紅色的別針在哪里? 或哪里有不一樣?

3.在故事圖畫中尋找主角, 或一只小動物, 或有書中的花朵有孩子特別喜歡的顏色, 可以重復地在不同的頁數里找到他們.

4.可用貼紙簿, 找簡單又類似的圖形, 但有出入的細節, 例如2張笑臉貼紙, 一張閉著一個眼睛, 另一張兩眼全開, 叫孩子找出睜一眼閉一眼的貼紙貼在白紙上, 以后再逐漸加上更多細節, 例如帽子的顏色或左右手的姿勢等.

5.如果視覺搜索對孩子已無挑戰, 就用暗示的方法讓他尋找目標, 例如, 找一個球, 這球是在一個穿藍色襯衫男孩的手中.

這個練習對自閉兒將來學習因果關系和研讀社交線索是一個重要的關卡,例如,誰是傷心的小孩?為什么傷心?什么東西打破了? 誰在那里?

3.開始聆聽成人的對話內容和貯存語言的字匯運用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擴張記憶內容和認識綜合性的溝通方式,一般正常發展的兒童,此時的語句,已能包含名詞(奶奶、阿姨叔叔、郵差),代名詞(他,他們、你們),動詞(吃飯、炒菜、送信)和形容詞(美丑、大小、顏色、滋味)等.

一般自閉兒在語言的會意能力(receptive)在此階段已亮起紅燈,更遑論可以表達出來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合成句,這也是他們語言學習發展的停滯點;以下是ABA教導自閉兒突破學習的障礙,但父母此時的努力和耐心是幫助孩子有成長突破的重要關鍵.

以下是ABA引導自閉兒在這方面的練習:

1.盡量擴張自閉兒的字匯, 很多父母以為他們不說話或沒有較長的字句, 就習慣性地用童言童語與孩子溝通, 千萬記住在語言的學習上, 聽得懂和說得出是兩個不同領域的發展, 如同大人聽得懂英文字句, 不表示一定能說出流利的英文會話.

此時父母要宣告每個行動的細節和條件,例如 “等我們一到家,就給你餅干吃.”, “我們一到玩具店, 就可以買玩具.”, “等爸爸一到家, 我們就可以吃晚飯.”,自閉兒要面對條件下的等候,父母要面對自閉兒行為失控的情緒反應,但千萬保持言語上的清晰和態度上的平靜,不可因要停止孩子的失控行為而妥協,ABA最重要的執行原則就是:如何 “迅速地”強化正面的服從態度,使正確行為能重復發生,并如何 “切實地”不理會負面行為,使失常行為失去傳達需要的力量,并逐漸教導孩子認知這是一個不被接受的行為.

2.避免童言童語,不再鼓勵孩子只說 “餓餓、困困、痛痛”等字眼,對孩子示范說出成熟的句子,例如 “你餓了,可以幫媽媽拿一家人的筷子,數8只(四人)”, “先洗澡,困了就可以睡覺,”若孩子可以聽懂對自己坐息的條件句,就進一步常說體諒別人的話給他聽,例如 “看baby在哭,可能是餓了或困了”, “看爸爸好累,爸爸需要洗個澡”.

3.當孩子在觀察或好奇你手中的工作, 耐心地允許他的參與并逐步簡化動作, 同時用主要的動詞解釋自己的行動, 例如 “我用鑰匙開門”, “我用牙刷刷牙”, “輪子使車子跑得快,” “要貼上郵票, 才能寄信”.

4.正常發育成長的孩子, 此時會意上的字匯遠遠超出口語上的字匯, 例如聽得懂洋娃娃在書柜旁邊的椅子上, 但口語表達僅限于娃娃在椅子上, 所以對自閉兒的語言教導上不要劃地自限.

雖然自閉兒不能與父母對話聊天,但我們可以盡量說出身旁目標的形容詞,例如 “這個蘋果好甜”, “好臟的大黃狗”, “好可憐的流浪貓”, “好香的炸排骨”.

5.自閉兒道不出自身的感受, 父母要盡其能地替他述出心中的情緒, 例如 “哥哥不陪你玩, 你一定很失望, 媽媽陪你.” “大狗對你叫, 你一定怕了, 牽住媽媽的手.”, “老師說你不專心, 你一定很難過, 明天加倍努力, 媽媽相信你做的到!”

6.若孩子對父母所用的形容詞有正面的了解和響應, 父母此時可以加上過去式和未來式的觀念, 但一定要自閉兒對前面 五項的聆聽有正確的了解和答應, 才能介紹過去式和未來式的字眼, 例如 “昨天買的新鞋, 好漂亮!”, “哥哥明天要練球, 我們去看他!”, “吃完飯后, 我們去看電影!”

7.父母要有彈性的想象力和不停地解說, 家中、電視上、故事中、街上的種種名詞和形容詞, 例如到超級市場教孩子認蔬菜水果, 告訴孩子家人愛吃的食物, 因為什么樣的滋味, 或在玩具店, 教他英雄的特質是誠實、勇敢和尊重別人的感受, 在看照片時, 敘述景中的故事和他是蒙眾人恩寵的.

在這段日子里,我在康兒耳邊說盡一切在他眼瞳中的人事物,他的眼目不能追隨我的發現,所以我跟隨他的眼簾,在他的心田和腦海里大量撒下字匯的種仔,盼他的季節來臨時,加上良師益友的生命育孕下,這些種仔必發芽成長一個也不落空.

我也真實地經歷上帝的話: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神造萬物, 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傳道書3章) 
在這個階段, 是借著假想比擬的方法, 來啟發自閉兒學習語言和人際關系的藝術, 父母越多的參與親子間的游戲和互動, 越能幫助自閉兒走出封閉的象牙塔,

下列是ABA的三項親子教育活動:

1.假裝想象的游戲

正常身心發展的孩子, 在這個年齡借著模擬成人來揣測社會的互動機制, 例如男孩會扮演警察或消防員, 女孩愛扮演媽媽或老師, 因著孩子不同的個性和喜好, 他們觀察并挑選人生角色的腳本, 進入幻想比擬的成人世界里.

一開始由父母介紹想象游戲的概念, 幫助自閉兒學習“如何假裝”, 以下是孩子能在生活中體會的假想游戲:

1.想象為娃娃或某個玩具人物辦生日聚餐,我們一起尋找葉子花瓣或小餅干來假裝是蔬菜牛排,并用許多圖畫紙來裝飾桌面并擺設餐具,將所有自閉兒喜愛的人或玩具邀請為客人,父母示范如何介紹彼此認識,教導自閉兒做個成功愉悅的小主人,一起齊聲唱生日快樂歌,并教孩子說簡單的祝福話語,例如 “愿你天天開心!”, “生日快樂!”.

2.扮演醫生和護士, 讓自閉兒扮演醫生, 父母分別扮病人和護士, 教導自閉兒在診所內等候就醫的程序, 例如用其它玩具人物假裝是病人坐在侯診室, 護士叫誰的名字誰才能看醫生, 學習回答自己的名字和幾歲, 示范如何用肢體語言讓醫生會意病人的痛處, 并如何開藥方使病人痊愈.

這求醫的過程借著父母的示范 (切勿夸張情緒化), 自閉兒處于醫生的角色觀察, 能犎助孩子克服在生理上未知不確定的恐懼感.

3.玩扮家家酒, 給孩子小盤和小鍋, 免洗餐具并用黏土做食物, 用手指黏成不同顏色和形狀的食物幫自閉兒了解預備食物的過程, 給孩子一把塑料玩具刀切條狀的黏土成塊, 然后浸在清水盆里輕輕洗滌, 再倒入小鍋中假裝灑下鹽糖等佐料炒煮, 讓孩子呈出食物在盤中, 并介紹菜色或菜名給他的玩具客人.

4.假裝是媽咪和爹地, 讓孩子穿上父母的衣服, 來注釋孩子現在是誰的角色, 在言語示范中, 千萬不要用坐息表的機制來解釋娃娃要吃飯或睡覺, 而是因著愛和保護的理由, 讓自閉兒了解感情的動機; 例如一起與自閉兒扮演父母, 在喂娃娃吃飯時示范地說 “吃的好長的好!”“吃糖果牙齒會壞!”替洋娃娃穿衣服時說, “穿的暖不會生病!”洗澡時模仿日常教導身體部位的過程 (閱文24-30個月幼兒的學習指標:1) 告訴洋娃娃現在洗脖子洗臉等; 假裝娃娃踢椅子或做出自閉兒平時的失常行為, 讓自閉兒處于父母的角色來告誡洋娃和正確的態度.

親愛的父母, 在這個游戲當中自閉兒會如同一面鏡子, 誠實地顯露平時父母對他說話的口氣和態度, 聰明的父母在此時闡明何謂謙卑虛己的態度, 向孩子道歉! 孩子就學會了認錯道歉的成熟觀!

5.假扮建筑工程師, 給孩子需要的工具來趁機教導 “次序” (sequence) 的概念, 第一先預備磚塊 (積木), 第二將墻砌高, 第三用厚紙板或墊板做屋頂, 第四放進小盒子做床, 最后小玩具可以進屋睡覺.

6.假扮餐廳服侍員, 與孩子一起設計菜單, 寫上他最愛吃的菜并分類, 例如肉類菜類魚類, 讓他扮演餐廳服侍員, 并給他筆紙勾選爸媽的點菜, 此時也是訓練他倒水和送水給客人的良機, 教導他用鈕扣或簡單的銅幣作賬, 運用孩子視覺來審察不同的顏色鈕扣來收賬, 并示范說 “謝謝!” “再見!”

在假裝想象的游戲中,最重要的是鼓勵孩子能繼續參與模擬人物的樂趣,父母讓孩子做導播來設計假想情節,但時時題示轉接會話技巧,以免進入冷場而失去社交學習的機會和正面經驗.

2.豐富動詞字匯

這不是學科教育而是在輕松時刻中學動詞:

1.父母與孩子一同看卡通, 在觀察中告訴自閉兒主角的 “進行式動作”, 例如 “小飛俠在飛!” “扁蝠俠在打架!” “白雪公主在洗衣服!” “小鹿班比在跑!”

2.解說自己、家人和自閉兒現在的動作, “媽媽在洗盤子!” “姊姊在跳舞!” “爸爸在喝水!” “哥哥在刮胡子!” “奶奶在睡覺!”

3.在讀故事時, 重復指出圖畫人物的動作并鼓勵模仿, 例如 “小熊好累, 所以睡了.指出睡覺的小熊.小熊在做什么?” “天好熱, 小男孩口渴找水喝, 他喝好多水, 小男孩在做什么?” “小狗找不到媽媽, 傷心在哭, 小狗哭好久, 小狗在做什么?”若孩子可以回答動詞,就進一步問他 “誰在睡覺?” “誰在喝水?” “誰在哭?”若自閉兒可以清楚分辨做什么、是誰,最后可以問他 “為什么?”但千萬不要操之過急揠苗助長,若自閉兒還不能分辨動作,就不要強迫教導誰和為什么的問題,重要的是愿意學習的心!

4.父母可用數字相機拍攝或站、或坐、或吃、或睡、或讀書圖色等動作姿勢, 擺列不同的動作照片在計算機中, 讓孩子指出特定的動作照片, 例如 “誰在讀書?”孩子正確指出照片后,幫助他說出全句,例如 “爸爸在讀書!”.

5.要求孩子做出動作, 例如 “假裝寫字” “假裝洗澡” “假裝燒飯” “鼓掌” “切蛋糕”等, 而這些動作可在假裝想象的游戲中教孩子模仿.

6.與孩子玩小動物或小人玩具時, 著重于動作的細節, 例如 “小羊跳過枕頭” “小貓追著小羊” “皮卡丘在睡覺”等.

3.兩個連續動作的指令

這個階段的挑戰是, 自閉兒能聽從雙重的動作指令并能雙手運用 (閱文18-24個月幼兒的小肌肉練習:2), 例如告訴孩子 “撿起鞋子和球”而不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 “撿起鞋子, 把球丟給我.”

1先從聽懂單一動詞或單一對象開始, 例如 “將玩具熊和書撿起來.”(單一動

詞) “將杯子和臟衣服給爸爸.”(單一對象), 但給孩子充裕的時間來完成兩個連續動作的指令, 假如他只撿起一樣東西, 不要只重復提醒他忘的東西, 以免陷在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泥沼里, 要重復完全的指令并用手指出兩樣物體所在.

2.假如孩子可以模仿說話, 可以問他 “你要撿起什么?”然后要求他重復述說父母的指令 “玩具熊和書!”

3.當孩子可以聽從單一動詞或單一對象的指令, 則進入單一物體兩個不同的動作的指令, 例如 “將球先揀起來, 再丟給我!”(單一物體: 球, 兩個不同的動作: 揀和丟) “先坐下, 再打開餅干盒!” “揀起你的衣服,丟進洗衣籃內!” “先洗手,才能吃飯!”此時先前在假想游戲中學的“次序” (sequence) 的概念,就能落實在生活里,這也是預備自閉兒進入幼兒園聽從指令的基礎.


24-30個月幼兒的學習指標 (5)

自閉兒要先從家中的環境學習獨立和順服指令, 才能預備他們進入幼兒園的學習, 在有眾多特殊需要的學校環境, 老師很難一對一的教導并調整自閉兒的行為態度, 在 24-30個月幼兒學習系列 (1) 至 (4) 父母已準備孩子學術學習的基礎, 從家中到學校的大環境變換也會引起任何正常孩子的情緒沖擊, 所以ABA運用地點的功能性來幫助自閉兒能認識學校的環境功能.

1.認識家中各空間的功能

在這個階段, 正常發育的孩子能夠聽懂不同房間的名字, 且能明白家中的不同地點的功能, 例如廚房, 餐廳, 臥室, 浴室和客廳.以下是六種ABA方法來引領自閉兒認識生存空間的功能.

1.時時告知孩子 “現在”他身處何室; 例如 “你正在客廳看電視”, “爸爸在廁所洗澡”, “媽媽在廚房燒菜”, “阿姨在陽臺曬衣服”.

2.訓練孩子回答他“現在”身處何室; 例如問他 “你在哪里?”要他習慣性回答自己在何處;若孩子的語言功能能回答地點和正在做什么(where and what/action),再問他 “你在做什么?”,這是操練孩子在學校能響應老師的尋問.

3.常常告訴孩子下一個行動定點; 例如告訴他 “我們現在在餐桌上畫圖, 等一下你要去浴室洗澡”, 或是 “現在媽媽在廚房洗菜, 等一下我們要在書房玩拚圖”.

4.訓練孩子做家事, 要求他將特定物體放在指定的空間; 例如要求他 “請你將球收到你的房間內”, “將臟衣服放在浴室內”, 如果孩子的語言會意能明白雙重地點, 則要求他 “請你把書放在哥哥房間的書桌上”, “將DVD放回客廳的電視機旁邊, “將衣服擺在媽媽房間的床上”, “將碗筷放在廚房的洗手槽內”.

5.用 “大風吹, 我們可以在哪里找到… (對象)”來做為親子游戲; 例如 “大風吹, 我們可以在哪里找到醬油?” “大風吹, 我們可以在哪里找到浴巾?”

6.用躲貓貓的游戲, 激起孩子學習較困難的地點概念 (preposition), 尤其是上下, 前后, 旁邊, 里外的觀念; 例如 “玩具熊藏在媽媽房間的柜子里” “太空武士藏在哥哥房間的書桌下面” “小孔龍藏在浴室的洗發精后面”.

2.明白功能性的組合

這個課題是要教導自閉兒在每項對象上的功能聯想,例如鞋子是為了保護腳,鑰匙是為了開門,洗潔精是為了清洗.

1.時時告知孩子 “現在”動作的目的;例如 “我要用鑰匙開門”, “我要用電話找奶奶說話”, “你在用牙刷清潔牙齒”, “爸爸用方向盤控制車子方向”, “我用開罐器開罐頭”.

2.訓練孩子回答以下問題:

在吃東西的時候: “我們用湯匙做什么?”或 “我們用什么吃飯?” “我們用什么喝水?”或 “我們用杯子做什么?” “我們用紙巾做什么?”或 “我們用什么來擦嘴?”

在洗澡的時候: “我們用肥皂做什么?”或 “我們用什么洗澡?” “我們用浴巾做什么?”或 “我們用什么擦干身體?”

在搭車的時候: “我們用車鑰匙做什么?”或 “我們用什么啟動引擎?”

3.與孩子一起讀圖畫書時, 要講解和重復訓練孩子回答故事中功能的問題; 例如 “農場上有什么動物?”或 “豬,羊,牛住在哪里?” “灰姑娘用什么掃地?” “溫迪用什么縫小飛俠的影子?”或 “我們用針做什么?”

3.當孩子明白何謂 “功能性的組合”, 我們開始教導自閉兒了解如何使用功能觀念
 
最基本的觀念運用,是要幫助自閉兒在學校能獨立地自我照顧,例如在雨天知道要穿上雨衣雨鞋,天冷時要懂得加上外套,游泳時要換上泳褲,睡覺時要穿干凈的內衣褲.

1.當父母為孩子著衣時, 要告訴孩子理由并幫助他挑選 “合宜”的衣物; 例如 “天冷了, 我們要穿厚襪子, 去找一雙厚 (暖的) 襪子” “要洗澡了, 去拿干凈的內衣褲”, 父母在認識家中各空間的功能的課題內, 若己經教懂自閉兒認識地點的功能性, 孩子此時不會有困難在指定的地點中找到衣服.

2.在特殊機會中, 用選擇題的方式教導無語言能力的自閉兒; 例如呈現夾克和泳衣, 然后問孩子, “我們現在要去游泳, 你要帶什么衣服?”或 “我們要準備睡覺了, 你該穿什么衣服?”父母擺出睡衣和雨衣讓孩子選擇.

3.如果孩子穿錯衣服或選錯衣服, 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地解釋 “為什么”孩子的選擇是錯的; 例如 “小乖, 在游泳池里我們不穿雨衣, 因為雨衣在下雨天才穿!”到了泳池后, 再一一指出同齡孩子身上的泳褲, 借著自閉兒 “過目不忘”的視覺觀察力, 他很快就明白衣服的功能性.

4.用紙娃娃來裝扮衣著功能, 來加添不同季節的衣服, 同時加強假想比擬 (閱24-30個月幼兒的學習指標 (4)) 的游戲內容.

5.其它材料來源, 可以剪下服裝雜志上的照片, 用生活圖片和環境背景來解釋生活中的衣著功能.
 
父母千萬不要輕看這自我照顧的獨立步驟, 也千萬不要視自閉兒是軟弱殘缺的障疾兒童, 在不同的學習方式下, 他們的會意和模仿能力是隱而未現的寶藏, 停止凡事服事侍候他們的作為, 用這些時間和精力來循序漸進地與他們說話, 作隨時的教導和示范, 他們的學習能力會成為父母疲乏中最大的滋潤和安慰!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24-30個月大幼兒的學習指標]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