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板爬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觸覺、視覺。
訓練目的:促進雙側統合,強化本體-前庭感覺統合。
訓練要求:兒童俯臥在滑板上,以腹部為中心,身體緊靠滑板,頭抬高,雙腿并攏伸直,腳面繃緊,雙手同時撐地向前滑行。
二、滑梯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觸覺、視覺。
訓練目的:對前庭體系產生強烈刺激,促進頭、頸肌的同時收縮以及身體保護性伸展反應行為的成熟,培養兒童集中注意力。
訓練要求:兒童俯臥在滑板上,雙手抓住滑梯兩邊,用力一拉俯沖下來,雙腿并攏伸直,腳面繃緊,頭抬高目視前方,雙手盡量朝前伸展。
三、趴地推球
主要的感覺輸入:本體、觸覺、視覺。
訓練目的:
1.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以及身體協調能力。
2. 改善兒童注意力以及培養兒童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
訓練要求:兒童趴在地上,球擺放在面前,離墻壁約30-50厘米,雙腳并攏,手臂抬起,肘關節不撐地,雙手對墻連續推球。
四、平衡臺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觸覺、視覺。
訓練目的:通過練習統合兒童平衡反應的反射感覺,幫助建立前庭固有平衡,發展兒童下肢力量,讓兒童學習通過屈伸膝關節取得平衡的方法。
訓練要求:兒童兩腳左右分開踏在平衡臺兩端站立,做左右搖晃狀并保持平衡,并做排球等運動。
五、獨腳椅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幫助兒童建立前庭感覺機能,控制重力感,發展兒童平衡能力,對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兒童最好,同時對兒童的腰腹力量也有鍛煉作用。
訓練要求:兒童坐在獨腳椅上,雙手側平舉,坐穩后雙腳交叉前踢。抬頭、挺胸、目視前方。
六、羊角球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
1. 在練習過程中達到姿勢和雙側的統合,并可促進高程度的運動企劃。
2. 對心血管系統有較好的鍛煉作用。
訓練要求:兒童坐在羊角球上,雙手緊握手把,身體屈曲往前跳動。
七、袋鼠跳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
1. 在跳躍動作中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的信息。
2. 發展兒童下肢跳躍活動,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大的鍛煉作用。
訓練要求:兒童站在布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往前跳動。
八、蹦蹦床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
1. 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的信息。
2. 矯治重力不安和運動企劃不足。
3. 發展下肢力量,促進上下肢的協調。
訓練要求:兒童在蹦床上雙腳并攏蹦跳,跳起時小腿后屈,腳后跟踢至臀部。
九、晃動平衡木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
1. 以狹長的路徑讓兒童通過,協助發展兒童本體感覺,建立兒童協調身體平衡的能力。
2. 鍛煉兒童下肢力量,培養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訓練要求:兒童站在獨木橋上,一手扶護欄,另一手側平舉,抬頭、挺胸、目視前方。雙腳交替向前走。
十、圓筒吊纜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觸覺。
訓練目的:
1. 促進前庭固有感覺體系活動,強化觸覺體系。
2. 通過大量前庭信息的獲取,促進兒童身體協調,對固有前庭感覺輸入統合有幫助。
3. 對兒童四肢力量的發展也有幫助。
訓練要求:兒童屈曲身體,用雙手抱緊圓筒,雙腳以圓筒底邊為支撐點緊緊夾住,保持身體平衡,在指導者的協助下做旋轉或360度大回轉。
十一、圓木馬吊纜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觸覺。
訓練目的:通過高度收縮的肌肉運動,促進前庭固有感覺體系活動,并強化觸覺體系。
訓練要求:兒童俯臥在圓筒上,用雙手雙腳夾住圓筒,由指導者左右前后的搖晃。也可以兩個兒童同時坐在圓筒兩端搖晃。
十二、插棍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及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其對頭部、頸部肌肉的同時收縮及身體的保護性伸展反應行為的成熟有很大幫助。
訓練要求:將網纜固定,垂直下來離地約20公分。兒童俯臥在網纜中,頭部抬高目視前方,指導者協助前后擺動,讓兒童在擺動過程中雙手插棍,從左至右,從上至下。插棍離網纜距離視兒童個體情況。
十三、 S型平衡木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有助于兒童本體感覺的建立和身體平衡能力的加強。
訓練要求:將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讓兒童站在平衡木上,雙手平伸抬頭挺胸,雙腳交替前走。
十四、腳步器
主要的感覺輸入:前庭、本體。
訓練目的:促進和提高兒童的平衡能力,幫助兒童建立前庭固有平衡體系,發展協調性,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和觀察力。
訓練要求:走動時自然放松,身體正直,全身協調,注意力集中。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