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紅蕾
孤獨癥是一種病癥,它導致患者對傳入大腦的信息,不能正確的理解和處理。在教學活動中它大體可分為三種特點:1、情感特點;2、性格特點;3、行為特點。
分析:(1)情感特點:通常認為孤獨癥兒童對外界是相當冷漠的,他們的情感是缺乏的。但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有很強的情感依賴。由于對外界理解上的困難,他們經常處于恐懼中。這種恐懼心理極易派生出對可理解事物的強烈依賴性。(他們對于人的依賴是很少的,可能是由于人的變化不定吧)。他們往往依賴一些細小,固定不變的東西(小積木、小勺子,小球等等)從中可發現一些積極因素。如果某個老師獲得了孤獨癥兒童的情感依賴,那么這位老師就獲得了某種“權力”,這在進行規則性教育時是十分有效的。
(2)性格特點:孤獨癥兒童對外界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又加上大量失敗經驗的積累,他們往往很敏感。盡管他們表面上看來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但在對他們進行個體訓練時,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很在乎老師的一舉一動。
(3)行為特點:由于外界事物是在不斷變化和運動的,因而給孤獨癥兒童帶來許多困惑。所以他們對外界的基本態度是抗拒的。孤獨癥兒童的行為參照物是刻板的,經常會出現學校表現良好(個體訓練),外界完全失控或相反的情況。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積累,能力的提高,這種心理會有所改善,但由于他們最終不能達到高級的程度,所以隨著抗拒心理的好轉,他們的“不良行為”會逐漸增多,如果引導失當的話,一些不良行為可能會固定下來,難以克服。但另一方面如果控制過分的話,則不可能挫敗其感知外界的興趣。一般的對行為控制要有挑選,對具有危險性的、破壞性的采取強控制,其他則采取弱控制;其次,行為控制宜早不宜晚,在“不良行為”剛一出現就馬上控制,力度稍強,然后慢慢撤消控制,通常是有效的。
孤獨癥的特點有許多,上述三點是直接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基礎問題,這三方面處理得當,我們才能正確實施孤獨癥兒童的教育。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