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孤獨癥患兒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倍
近日,深圳市率先在全國開展的0-7歲兒童六類殘疾普查公布了結果。調查數據顯示,深圳地區兒童孤獨癥的發病率高達0.132%,比全國0.025%的平均水平高了5倍多!
來自該市兒童醫院的統計顯示,3年來已有近50個孤獨癥患兒來就診,可見發病率很高。
據負責此項調查的該市殘聯工作人員說,盡管因家長不愿透露等原因,全國性的統計數據不一定十分精確,但深圳孤獨癥患兒明顯高于全國其他地區是不容置疑的。
男孩患病多于女孩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深圳青少年報》的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采訪。采訪中發現兒童孤獨癥有三大特點,而且令人關注的是,男性患兒明顯多于女性。
在康寧醫院青少年心理中心的宣傳欄中,兒童孤獨癥的定義是:又稱兒童自閉癥。是一類起病于嬰幼兒期的全面性精神發育障礙?;純涸谡Z言發育、人際交往、興趣行為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異常。常常表現為不合群或不能融入集體活動;講話遲,發音不清,詞匯量少,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很差;興趣狹窄奇特,動作行為刻板重復,好動難管。多數伴有智力低下和學習困難。男性患兒明顯多于女性。
兒童醫院的張芳蓉主任介紹了兒童孤獨癥的三大特點:交流障礙,不懂得與人交往,不與別的小朋友玩,別人與他說話,像沒聽見似的;語言障礙,語言少,詞匯貧乏,愛自言自語,有些干脆不說話;動作刻板,性格固執,如有的孩子長期抱著一個玩具不放??祵庒t院的楊志偉主任是我國兒童心理與學習障礙方面的著名專家。他說,孤獨癥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確,但研究表明可能與遺傳因素及胎兒早期神經發育受損等其他因素有關。
缺乏關愛也是病因
在先天因素的背后,引發孤獨癥的病因有無其他?專家說,孩子缺乏關愛也是病因。
康寧醫院的楊志偉主任說,印度有個"狼孩"的故事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這個例子很典型,說明孩子在發育早期與人類社會環境隔離,會給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精神損害。孩子的大腦在出生后至3歲是重要的發展期,環境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塑型的作用。如這個時期缺乏關愛,神經系統的發育就會遲緩或受到損害。
深圳人生活節奏快,在忙碌工作的父母背后,孩子往往缺乏應有的關愛。如有些家庭把孩子交給保姆,父母很少關心,甚至孩子幾個月大就和保姆睡。保姆畢竟不能代替母親,孩子正常的情感需求被剝奪了,勢必會影響他的神經和語言發育。深圳是個移民城市,少了內地大院孩子一起玩的可能,多數鄰居都"老死不相往來",大人交往少,孩子交往也少,加上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肯定很"孤獨"。有一個10歲患兒,幾個月就被送回老家帶,上學才回來,顯然缺乏關愛。
雖然尚待更科學的研究證明,但缺乏父母關愛對孩子孤獨癥的產生影響很大,是顯而易見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