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康復教育 > 瀏覽文章

音樂與大腦

2005/10/24 9:40:16 來源:參考消息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音樂對大腦的影響再怎么夸大,也不為過。一段老歌就能勾起人們鮮明的回憶,就像作家普魯斯特聞到小瑪德琳蛋糕的香味,往事就歷歷在目一樣。一段樂曲既能夠讓人得意忘形,也能令人悲痛難忍;它能激發高昂的愛國熱情,也能鼓動宗教狂熱;更有傳說稱音樂具有降龍伏虎之功效。

  然而,盡管音樂對人類的心靈有著非凡的影響,但是音樂為什么具有這樣的作用卻是一個鮮為研究的課題。感受音樂和對音樂做出反應的能力深深地植根于神經系統的機能之中。雖然對音樂的處理大部分是在大腦的右半球中進行的,可是并沒有哪批細胞是單獨用來完成這項任務的。根據人是在聆聽音樂還是在彈奏樂器,以及音樂是否包含歌詞,不同的神經元網絡會被激發。

  特定的大腦疾病會以特定的方式影響大腦對音樂的理解。幾十年前所做的癲癇病試驗表明,對大腦左右半球中的某些區域都進行刺激會喚起“音樂記憶”——病人腦海中會清晰地響起以前聽過的樂曲。顳葉受傷會導致所謂的音樂性癲病,患者聽到樂聲會發病。孤獨癥則更是讓人迷惑不解?;加泄陋毎Y的人精神不健全,但是大多數患者卻是技藝姻熟的音樂家;一些人是具有非凡天賦的“音樂大師”。

  相反,有不到1%的人則患有失歌癥,或者說五音不辨。他們實際上無法把別樂曲,更不用說分辨兩首樂曲的差異,并且他們無法學唱歌曲(雖然他們認為自己唱得很準)。

  至少樂器演奏者來說,音樂顯然會促使大腦的結構發生改變。由德國曼斯特大學實驗聽力研究所的克里斯托· 潘特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測量專業音樂家們的大腦發射出的微弱磁場后發現,非常投入地演奏樂器會使部分大腦皮層產生可察覺的擴大。而由灰質組成的大腦皮層與出色的大腦功能是最有聯系的。


  談到音樂對感情的影響,有跡象表明音樂能夠影響很多激素的釋放量,包括可的松(與激勵和緊張有關)、寒丸素(與攻擊和激勵有關)和催產素(與影響養育行為有關),并且能夠促使人體釋放出天然的鴉片劑——內啡肽。研究人員在使用正電子發射X射線層析照相術后發現,當受試者聽音樂時,在大腦中參與處理情感的某些部分似乎變得活躍起來。

  雖然這些點點滴滴的研究讓人想看個究竟,但是這些研究只不過是剛剛開始解決音樂與大腦的很多秘密,其中包括這樣一些最難懂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可以欣賞音樂?具有音樂才能的人類祖先是否更具有進化優勢?或者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史蒂文平克所說,音樂只是一種沒有什么生物學價值的“聽覺蛋糕”?考慮到音樂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現在是科學家尋找答案的時候了。

0% (0)
0% (10)

下一篇: 多重障礙的教養與相處 上一篇: 如何使自閉癥的孩子受歡迎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音樂與大腦]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