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家長 > 育兒隨筆 > 瀏覽文章

父母該給予孩子什么?

2005/6/7 16:26:14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要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從而學會主動學習。

  現代人才觀不是以一個人擁有多少知識,而是以一個人學習新知識能力的大小作為人才衡量標準的??焖侔l展的社會需要我們的孩子學會適應,學會主動學習,學會創新。但現行的學校教育往往以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這恰恰束縛了孩子的創新能力和對于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對學習新知識產生畏懼心理。雖然現在我們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是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做父母的首先就要轉變教育觀念,比如不要太在乎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更不要以他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并支持他鼓勵他大膽嘗試新事物,讓他感覺到學習是快樂的,從而對學習充滿興趣.

  只有在教孩子學會獨立的基礎上才能讓他學會創新。

  當今中國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對人才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讓孩子學會創新就必須先讓孩子學會獨立,這一點對于我們現在還相對封閉的傳統教育來說尤為重要。就德國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卻是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們帶孩子走路時往往不自覺的牽著孩子的手或把孩子放在自行車車座上,而在德國卻很少看到這樣的現象。家長總是讓孩子自己走,或者騎著小自行車跟著,孩子摔倒了也從來不扶;孩子都有單獨的房間,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語言交流上,他們也總是以征詢式、開放式的語言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自由表達,自由決定。正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養成了獨立的意識和自主的習慣。這種獨立的意識和自主的習慣也使孩子更加樂意主動地去學習,去進一步創新。而非獨立性的教育則使孩子經常處于等待、順從、依附的狀態,形成消極被動的心理,這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

  學會做人是根本,一專多能和學好外語也很重要。

  一要學會做人。要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重師長、知恩圖報等。無論哪個年代,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年輕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對激烈的競爭,但最好能堅持自己帶孩子,以便于孩子建立感情,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二要一專多能。在競爭的社會,多種能力的培養肯定是需要的,但決不能因此因忽視專長的培養。擁有一技之長,這是競爭社會個人生存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要學好外語。新世界科技的飛速發展意味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誰掌握語言越豐富熟練,誰就能夠在國際交流中暢通無阻。

  自信心、合作精神、競爭能力、耐挫折能力是新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

  未來社會充滿競爭與挑戰,要讓孩子在新世紀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父母要著重孩子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一、樹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獨生子女的狀況卻令人擔憂:許多孩子在家庭的呵護中變得膽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凡事都讓父母代勞,如果要讓他自己做,'我不行'三個字就脫口而出。這種對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能擔負起新世紀的重任?孩子'行'與'不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養的結果,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父母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響著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改變'我不行'的不良心態,經常向孩子發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孩子逐漸形成'我一定能行'的良好心態,同時多給孩子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孩子親身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

  二、學會合作。要學會合作,首先就要學會與人交往。父母不僅要平等的對待孩子,使孩子與成人友好共處。
  還要大膽的把孩子放出去,或者熱心的把小伙伴請進來,鼓勵孩子到群體中去交往、游戲,幫助孩子學會發現同伴的優點,從而逐漸形成接納、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三、學會公平競爭。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使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因此,父母應提供給孩子公平競爭的機會,讓孩子意識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社會是在競爭中求得進步和發展的,用物質或地位撐起的保護傘保護不了孩子的一生。

  四、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這些都需要從小培養。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父母該給予孩子什么?]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