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康復教育 > 瀏覽文章

小孩從游戲中習得服從、抗拒、妥協與創新

2005/8/16 10:40:16 來源:臺灣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我的認知是:小孩體內的基因組不全然是我的(雖然有一半是我的,但不知道是處于關閉還是開啟狀態),因此,我無法教導他依循我的經驗模式發展,簡單的說,小孩絕對是一個嶄新的個體,是一個「小」朋友,照依朋友的定義來相處。
我們從所有哺乳類動物行為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百分之百是從游戲中習得生活技能。人類也不例外(除了前額葉皮質早熟的天才除外),游戲是我們所能給于幼兒最佳的禮物。記得我不讓小孩被送那些有的沒的唐詩三字經等等,寧可讓他去校園踢球爬樹,至于踢的好不好爬的高不高并不重要,小孩會依照自己的體能與動機作最適度的調整。有一份研究證明,學前到小一小二的補習,雖然贏得起跑點,但到了小五小六以上,一切又回復到基因的基本限制里了,可見基礎教育的目標不是以習得多少為目的,而是以誘發學習動機與能力為主?!竸e管他人怎么說」一書里得費曼,是很好的例子。
小苗有次在家里客廳獨自玩丟、接棒球的游戲,把棒球丟往墻壁反彈后去接球,困難度很高,他老是接不著。幾次以后他很挫折的突然爆怒,把手套往地上一甩氣沖沖的跑回房間去。隔了五分鐘后見他走出房門檢起手套放好,同時向媽媽說剛才生氣是不對的,只要常常練習以后就會了。有次我生氣的罵他,他卻涼涼的回答我他不跟會生氣的人作朋友。
我想這些都是從學校生活中歷練出來的基本技能,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如此機會去教他,何況即使有他也不一定會習得。因此豐富的生活刺激絕對是幼兒發展的必要條件。
我不敢保證小苗以后就不會亂發脾氣,也不是說他已經習得如何控制脾氣的技能。我想說的是假如有更多更廣方面的情境讓他來學習發脾氣與控制脾氣,他應該可以習得更好。這也是我不反對他在學校與同齡小朋友吵架打架的原因,失去的這個機會以后難再。
像彌猴這種不高階的哺乳動物,假如一只幼猴在游戲中要是創造出新的把戲來,其它彌猴若也經由模仿而習得,這項技能可能成為群彌猴的特有文化,進而成為生存優勢。這是我們鼓勵讓幼兒充分的融入群體生活(向幼兒園)的主要理論根據。但首先幼兒要有喜歡玩得動機與技能。
我常再回想,當小苗不懂得玩得時候,他在幼兒園里看同學互相追逐的游戲時,心中不知有無想法?不過至少他會懵懂無知的跟著跑,也許這就是動機的培養?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小孩從游戲中習得服從、抗拒、妥協與創新]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