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孩子恐懼的時候
一、孩子的恐懼感從何而來
孩子降生時對這個世界幾乎一無所知,他們期待得到愛、溫情和理解。父母會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關懷與溫情,但往往不能夠滿足他們的期望。當某些他們不能理解的事情發生時,或經常受到冷落,就容易使他們感到恐懼。孩子有時比成年人更敏感,許多成年人感到無所謂的事情都會驚嚇孩子。孩子尤其對突發的、痛苦的或缺乏親情的情況沒有思想準備。幼年和母親或父親分離,未對孩子解釋就突然更換保姆,家里人情緒激動的談話,被好事的親戚拿來取笑逗樂,電視節目中的暴力等,都能使孩子受到驚嚇。
此外,有些孩子可能在很早的時候就受到過直接的身體傷害。難產、早產、新生兒黃疸的治療等,都可能驚嚇嬰兒,擾亂他出生后第一個月的寧靜。嚴重的傷害會使某些孩子由于潛在的恐懼而經常處于緊張的情緒之中。
感到恐懼的孩子會很難與他親近的人保持密切接觸。他不能承受你長久的注視,也不很快去試探并依賴他人,而是經常處于一種"戒備"狀態,不能松弛下來平靜地享受親友的陪伴。懼怕也會使孩子變得急躁和難得滿意,稍不如意就可能由于不耐煩或生氣而大光其火。
二、孩子如何擺脫恐懼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完全擺脫恐懼。我們很少有人見到過孩子生來就會嘗試使用的康復過程,因為它往往是我們所難以忍受的。孩子在宣泄恐懼感時,會深深地體驗到恐懼,他們的恐懼感會隨著發抖、干嚎、出汗和發脾氣宣泄出來。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需要我們在身邊給予關注,正如他們在哭泣時需要我們在身邊給予關注一樣?!⒆訛橄龖峙滤鞯呐φ媸橇钊死Щ蟛唤猓赫l會想到讓他們在你的懷抱里表現出恐懼感竟會有助于他們獲得自信呢?
三、孩子經常間接地表現自己的恐懼
有時候,孩子不會直接啟動康復機制。他們不哭叫,也不跑向什么人尋求幫助,因為他們已經害怕去體驗恐懼。他們以明顯的"行為異常"的方式尋求幫助。他們或固執地躲避某些活動、某些人或地點,叵他們感到害怕的場合采取攻擊性行為。孩子的恐懼也經常間接地表現為憤怒(詳風"孩子憤怒的時候"一章)
以下是幫助孩子擺脫恐懼的幾個原則。一旦你的孩子在恐懼中大哭起來,你趕到他的身邊想幫助他時,這些原則會告訴你基本的做法。
1、摟緊孩子。確保只要他愿意,他就能清楚地看到你
你應當說盡可能地顯示出你確信一切都好。你應輕柔而堅決地把他緊摟向你,鼓勵他看著你,告訴他你就在他身邊,他隨時都可以看到你。
2、即使孩子拼命要推開你,你也要堅持靠近他
要使康復機制起作用,孩子需要一個宣泄恐懼的對象。而你通常就是他近旁最安全可靠的這樣一個對象。他會突然害怕你靠近他,仿佛你一靠近就會置他于致命的危險之中。他把從前某次可怕經歷留下的恐懼感與你聯系起來,因為他無法與從前那個抽象的陰影抗爭,但可以與你抗爭。如果你心平氣和地允許他掙扎、哭泣和發抖,就能加快他擺脫恐懼的康復過程。
3、對孩子解釋你為什么要守在他身邊
孩子會迫切地期望自己不必去體驗恐懼。為了表明你是為他好,而不是要為難他,你要一再向他解釋你為什么要守在他身邊。解釋得越充分,他越能信任你。你可以說,因為當他害怕時,你要和他在一起,你知道他現在沒有危險,你愛他,不愿讓他獨自體驗恐懼等各種靠近他的理由。
4、如果孩子攻擊你,你要防止自己受傷
5、讓孩子知道現在他是安全的
不斷地用話語安撫孩子,有助于他們宣泄恐懼。你的聲調很重要,平衡的聲調比話語本身更能令人安心。你的聲調越充滿自信,他越能面對恐懼。
6、擁抱孩子
7、一旦你感到害怕或憤怒,請立即中止幫助孩子的嘗試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