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么地方?"她們會說:"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愿意和他說。"
雖然我的為人處世很多是學自我父親,但是父親在世時,他沒有和我很親近。在他過世之后,我只能從我的母親、兄姐出來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系。因為這份遺憾,我盡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她們說心里話的父親。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歲或更早的時候就愿意把自己當作大人來考慮,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長"作風。比如理想、學習動力、玩耍、事業心、為人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
在這方面,我有四個建議:
(1)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說八道。不要擺起架子,做個"高高在上"的長輩。我的孩子小時每天聽了我的"胡謅"的故事后才愿意睡的。
(2)對孩子說心里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里,也希望他也這么做。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3)讓孩子知道他對你多重要,告訴他你多么愛他,慷慨地把你的時間分享給他,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
(4)花些時間理解那些流行的東西。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電腦游戲,我都會花一些時間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給你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告訴孩子你"在乎"。而且還可以讓你覺得年輕些!
把孩子當作朋友,和他談心??梢愿嬖V他你每天經歷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他做了什么"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
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學習他的語言,而不是要求他學習你的語言。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不接觸新的思想觀念,知識匱乏,思想陳舊,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長應該盡量多接觸點流行的東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飾,流行的技術,流行的音樂,以減小代溝,創造彼此信任溝通的渠道。
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談心。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然后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當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時候,不要馬上發火,先聽聽孩子的理由。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