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是一種精神疾病,目前還沒有找到發病的原因,尚無有效治療的方法。孤獨癥兒童的實際情況與正常兒童相比差距甚遠,他們往往拒絕體育運動。如果要增強他們的體質,首先要從積極參與運動入手,只有運動能力增長了,才能提高身體素質,促進生理機能的發展。
根據兒童拒絕參與體育運動的特點,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矯正此行為問題可分為兩個步驟:
一、使用示范(能被孤獨癥兒童接受,讓其能理解教師的指令并聽從指令)和強制的方法,使兒童由拒絕參與活動到被動參與活動。即當兒童在拒絕參與活動或在活動中不聽指令的情況下,可利用與其一起學習的同伴幫助他,或利用各種方法強迫他進行由教師發出的指令性的活動。
二、采用“行為矯正”的方法,使兒童從被動參與活動到能較自主地與大家一同參與體育活動,在集體活動中達到矯正不良行為的目的。
我中心一孤獨癥兒童A,開始不懂何為上課,也不知道課堂上正常規則,在感統訓練時,表現我行我素,跑來跑去,東摸西看,教師需多次把他拉回到指定位置。為了能順利進行感統訓練,教師只能強制性的拉著他的手,讓其站在教師身邊,在他能接受的同伴的陪同下,他學會了站隊,教師也能正常的進行訓練工作。在訓練他雙腳跳躍時,先讓他的同伴練習,接著讓他練習,不斷的“強化”正確的動作,矯正不良動作,直到他能順利正確完成動作。
在使用“示范”與“強制”的方法時,教師要不斷的對兒童A的正確行為進行強化,如:兒童A能按教師的指令進行雙腳跳躍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并鼓勵他再做一遍。經過幾個月的堅持訓練,兒童A完成了由拒絕參與體育活動到被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轉變。
在對兒童A實施被動參與體育活動到能較主動地隨大家參與體育活動的訓練時,我們采取多一些“引導”,少一些“強制”;多一些正面強化教育,少一些反面懲罰的措施,使他能正常參與體育活動,從被動到主動參與,融合在集體中。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兒童A能有較大的進步。雖然這一步驟的實現難度較大,但我們會持之以恒,給他一個美好的明天。
(小星星兒童心理康復中心 李朝勇)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