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內容
6.3 社交群處技能訓練的內容可包括:
(a) 與他人接觸和建立關系
♦ 提高學生對人存在的意識。例如:在學生面前活動來吸引他們注意,或按學生的喜好進行游戲,以引發他們的興趣和反應;
♦ 引導學生與別人目光接觸,教師可主動遷就他們的視線水平,或觸碰他們的身體,令他們與人有目光接觸。一旦接觸他們的目光,便立即跟他們說話或做表情、動作來逗引響應;
♦ 制造機會令學生需要他人協助。如將他喜歡的玩具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或突然中止他們感興趣的活動,誘發他們向教師示意要取玩具或繼續進行活動,從而掌握向人求助的技巧。
(b) 訓練游戲技巧,提高基礎學習能力
♦ 提供多類玩具,示范玩玩具的方法,如推車、迭積木等,避免學生只肯用某種方式玩同一樣玩具或對象;
♦ 訓練專注力,如觀察他人如何活動或玩玩具等;
♦ 訓練模仿力,如模仿別人的說話或舉動;
♦ 帶引學生參與集體游戲,使能學會遵從簡單的游戲規則,如輪候、合作等;
♦ 增強假想能力,如扮教師、醫生等;
♦ 建立賞罰制度,幫助學生明白輸贏的規則,學習面對勝負。(c) 學習一般的社交常規
♦ 學習社交禮儀及語言的運用,如說「早晨」、「再見」、「對不起」、「多謝」等,特別強調說話或示意時,要與人保持目光接觸;
♦ 遵守簡單規則,如聆聽、安坐、等候、守秩序、當別人交談時不插嘴等;
♦ 學習與人分享,合作完成活動,如分享食物、玩集體游戲等;
♦ 學會恰當的社交響應,如響應別人的要求;
♦ 學習主動與人交往,如主動與人打招呼;
♦ 擴闊生活圈子,安排機會讓學生與不同的人接觸,增強和訓練他們的社交能力,以適應不同的社交場合。
(d) 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 認識和表達不同的情緒,如喜、怒、哀、樂等;
♦ 學習如何適當地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如快樂、恐懼、憤怒等;
♦ 學會及早向人求助和自我放松的方法,以舒緩不安的情緒。
(e) 發展恰當的人際關系
♦ 學會愛護、幫助、關心和尊重別人;
♦ 明白應與不同關系的人,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教師應向學生解釋親密行為和社交禮儀的分別,例如擁抱、親吻、招手、握手等。
(f) 理解他人的表情及舉動,明白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 透過游戲、觀看錄像帶等,引導學生討論,幫助他們明白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培養同情心;
♦ 協助學生了解別人的舉動和表情背后的意圖,教導他們作出適當的社交響應,例如微笑打招呼、揮手說再見等。
(g) 培養善用余暇的習慣
♦ 學習使用小區的公共設施,如公園、圖書館、青少年中心等;
♦ 安排參與康樂及消閑活動;
♦ 培養良好興趣和嗜好。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