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文摘瀏覽 > 瀏覽文章

特殊學校自閉兒輔導教學計劃指引七2

2008/12/8 13:03:39 來源:香港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處理問題行為的方法

7.3 處理自閉癥學生的問題行為,可采取下列步驟:

(a) 界定要處理的問題行為

♦ 以具體的文字準確描述及界定學生的問題行為,如「大聲哭鬧達一分鐘」,以便明確訂出須糾正的目標行為;

♦ 分析這些行為帶來的影響及其發展情況(例如正在改善或惡化),從而篩選需要處理的問題行為。當這些行為對學生或他人構成危險、妨礙課堂學習和日常生活,或成為學生與人交往的障礙時,便須加以處理;

♦ 若發覺有多個問題行為需要處理,教師宜因應這些行為的危險性,學生的學習需要及家長的意愿,決定處理有關行為的先后次序。

(b) 分析問題行為

♦ 向其它教職員和家長搜集與問題行為有關的資料,包括:行為出現的環境、地點、持續時間、次數、情況、旁人的反應及所導致的后果等,并進行記錄(記錄表格見附錄十三);

♦ 根據自閉癥學生的個別情況,分析行為的成因。例如是否因為溝通困難、感官失調、感到不安全、家庭或學校環境有變而引致出現異常的行為;

♦ 分析問題行為的前因后果、目的或要表達的信息,并找出行為持續出現的原因,如因喜歡撫摸柔滑的表面而撫摸別人身上的衣物。

(c) 設計處理問題行為的方案

♦ 根據問題行為的成因以及學生的能力和需要,訂定學習目標。教導他們正確的溝通和社交技巧,協助他們建立替代行為,或引導他們進行不相容行為(即不能同時進行的行為,如不能同時拍手和咬手),以逐步改變其不當的行為模式;

♦ 擬訂處理問題行為的計劃

- 因應學生的認知和溝通能力,配合校內可用的資源及家長的意愿,選取合適的訓練策略;

- 選擇一個經常出現問題行為的情況,并嘗試在該情況下改變學生的行為,但須選擇最有效的訓練模式,例如:一對一的情況比小組形式更為適合矯正行為,而小組形式又比在整班課堂中進行來得有效;

- 建立恰當的獎勵制度,幫助學生逐漸培養良好的行為模式,減少偏差行為;

- 詳列推行細節,包括實施期限、負責人員、環境安排、處理步驟、教職員與家長配合的方法等。

(d) 計劃的推行及評估

♦ 由負責教師統籌,確保計劃得以貫徹執行,并訂出行為基線和作出進展記錄;

♦ 在計劃推行的每一階段,比較學生前后的改變,以評估計劃的成效;

♦ 定期檢討方案,按需要作出修訂;

♦ 有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士(如教育心理學家或醫生等)的意見,以重新制定有關方案。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特殊學校自閉兒輔導教學計劃指引七2]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