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文摘瀏覽 > 瀏覽文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四

2008/12/8 13:04:56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14、學校的懲罰
沒有不伴隨懲罰長大的孩子,但是現在家長存在很多誤解,把體罰和懲罰無端的劃等號,反對使用懲罰。
學校使用的懲罰分為三個大的類別,一是屬于集體給出的懲罰,學校對學生的記過、警告、開除;二是班級事務中班主任老師給出的公開批評;三是老師們日常有意或無意的懲罰。
應該說明的是,沒有不伴隨懲罰長大的孩子,關鍵是懲罰要得當。但是現在,在學校是否能使用懲罰的問題上,家長們存在很多誤解,把懲罰和體罰無端地劃等號,無端地反對使用懲罰。其實,恰當的懲罰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倒是那些家長不認為是懲罰的辦法,恰恰具有毀滅性的懲罰作用。
我在一次聽課中,注意到一個同學在老師提問時都舉手,有時很激動地站起來,前后有二十余次,可是,老師居然一次機會也不給他。不管這個學生是什么情況,他回答得是否正確,但這是教育的契機,也是教育原則要求的,可是他就是沒有機會。這才是最殘酷的懲罰??!
王曉春老師曾經描述過這樣的一個例子:
幼兒園做游戲時,小朋友A想和小男孩B一隊,但是被排擠出去;他又想和女孩C一隊,結果也被排擠出去;女孩D想和A一隊,但看看老師沒反應,D沒有敢這么做。A只好尷尬地一人站在最后。
想一想,一個幾歲的孩子屢敗屢試,老師都不管(消退),這是對自尊多大的懲罰呀!這種懲罰比皮肉之苦的壞作用可能更大??膳碌氖抢蠋熂议L都沒有認識到這些。A小朋友的“遭遇”恰好被他的爸爸看見,回家之后,爸爸說:“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沒人理你,活該!明兒我就把你扔到垃圾箱里?!?BR>孩子受到的雙重懲罰,第一次可能沒什么,但是,幾次過后,還想指望孩子沒有不良行為?還想指望孩子能幸福地學習、成長和生活?那可真是天方夜譚了。
在很多情況下,那些有意想使用懲罰來教育孩子的做法,也不一定達到效果。
小光在班中成績不好,也不好好學習,但特別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有一天上課時,他又在左顧右盼,抓耳撓腮,做鬼臉。老師很生氣,讓他站到教室前邊來(明確地想懲罰他)??墒抢蠋煹淖龇]有起到作用,相反,正中小光的下懷——他終于有機會被大家注意了。實際上,老師強化了他的不良行為,懲罰物變成了強化物。
因此,家長和教師一定要慎用懲罰、慎用懲罰物。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四]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