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障礙的治療
如果有合并障礙--腦癱;視覺和聽覺障礙;驚厥;言語障礙;自閉癥和其他的語言、行為障礙--這些障礙必須治療。這就需要持續的物理治療,專業治療,言語治療,適應功能設備,眼鏡,助聽器,抗癲癇藥物,等等。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這些問題就潛伏隱藏起來,而導致兒童在學習、家庭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現困難。
家庭咨詢
許多家庭對于家中小孩有智能發育滯遲都能很快適應,但有些家庭就不是這樣。與家庭有關的因素包括婚姻的穩定性,父母的年齡,父母的自我尊重,兄弟姐妹的數目,社會經濟地位,障礙的嚴重程度,父母的期望和對診斷的接受程度,家庭成員的支持,社交活動的參與和對患兒的照顧等。在那些對于家中有一個智能發育滯遲孩子而有較重精神負擔的家庭,家庭咨詢也是整體治療的一部分(見第34章)。
定期重新評估
雖然智能發育滯遲是被認為是一種慢性的疾病,但患兒及其父母的要求經過一段時間后都會有所變化。當孩子漸漸成長,父母應該知道更多的情況,應重新評定目標,計劃也需要調整。定期的復查包括患兒的身體狀況,在家中、學校和其他環境下的各種能力。其他還要做正規的心理或教育測試。雖然1975年的《全體障礙兒童的教育行為》(PL94-142)中規定是每3年進行一次重新評估。但如果患兒達到期望的治療效果或患兒從某個治療機構轉到另一個機構的時候也應該進行重新評估。特別在青少年時期或向成人過渡的時期重新評估也是很必要的,因為這些時期給予的治療會適當減少。
預 后
智能發育滯遲患兒的預后決定于病因,嚴重程度,有無合并的發育障礙以及家庭的作用。很多需要間歇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患兒成人以后可以在經濟和社會功能上獨立,盡管他們只相當于五年級的教育程度(即功能性文盲)。他們可能需要定期監督,特別是在社會和經濟壓力方面。很多在獨立或監督的環境下,能成功地在社會上結婚、生活(美國心理學會)。
預計壽命未受影響。
對于需要部分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患兒,教育的目標是加強適應能力、"生存"技巧和工作能力,使到他們在成人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他們可能達二年級的教育程度。如果與同齡人一樣能獲得一份能給予適當的照顧的工作,這對他們最有好處。從事有適當照顧的工作這一觀點與必須學會"必要的"技能才能適應工作這一觀點有沖突。后者認為患者應在教練訓練下學會在工作環境中做一份特定的工作。這一觀點忽略了工作中積累經驗的需要以及對于許多智能發育滯遲患者在交流中逐漸對工作的適應。療效的研究也顯示了前者治療的效果不錯。需要部分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患者通常在家中或受監督的環境下生活。Down綜合征患者大部分屬于這一類。
而需要廣泛或密切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仍處于學前兒童的能力水平。他們在嚴密監督的工作環境下也許能完成簡單的任務。然而,這些患者經常合并有其他障礙,如腦癱和感覺障礙,而進一步影響其適應功能。大部分這一水平的智能發育滯遲患者住在社區中,與父母一起生活。但一些患者,如有嚴重的臨床表現、行為障礙或家庭破碎的,就要在其他環境中生活,如在撫養院、經常變換的居所、集體宿舍、護理院、寄居學校和慈善機構。需要廣泛或密切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患者壽命縮短(圖16.2)(Eyman,Grossman,Chanay等,1990)。
總 結
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有關。如果有智能發育滯遲,那么發育就會受影響而出現智力和適應功能的障礙。在大多數需要間歇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病例中,根本病因仍不明朗。但在2/3的需要廣泛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中存在明確的病因。雖然絕大部分需要間歇照顧的智能發育滯遲能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獨立,但對發育遲緩應早期診斷以確保及時治療,并有助于促進患兒的發育和加強他們各方面的功能。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