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到五歲是孤獨癥行為最為明顯的階段。要是一個孩子生來就是有孤獨癥的,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家長們才說出他們的恐懼和懷疑,不過他們通常在孩子兩、三歲時變得憂心沖沖,因為那時孩子最難以管理。另一方面,若是孩子出生時顯得是正常的,在幾周的時間里出現行為的顯著變化,他的父母警覺到問題嚴重性的時間有可能提早很多?!?/FONT>
孤獨癥幼兒,尤其是沒有任何其他殘疾影響其外表的那些幼兒,似乎身體健康,而且往往異常漂亮。他們有著一雙大眼睛,卻不直接看著別人。他們似乎孤零零的,不受外界的影響,只對一些特殊的物體,如一塊光滑的卵石或者一只空匣子感到興趣。要是這件東西丟了,或者熟悉的生活常規受到了干擾,于是這個安靜冷淡的孩子就成了狂怒的孩子,直到他的脾氣就像開始那樣迅速終止為止——就像一只水龍頭關上了一樣?!?/FONT>
這些“典型”的癥狀在幼兒期非常顯著,以致它們往往吸引住了大家的全部注意力,遺憾的是,由于這種怪異的行為來自其他的更為根本的殘疾,因而如果你不能了解使得孩子理解這個世界如此艱難的、潛在的種種問題,就不可能去理解和幫助一個孤獨癥孩子。描述他們的最佳辦法是依次地選取每個困難領域并提供在孤獨癥兒童身上實際觀察到的一些例證。下面,我們集中介紹生來就患有或者嬰兒早期就患有孤獨癥的這類兒童?!?/FONT>
理解外界方面的問題
1、對聲音的異常反應
人們往往認為孤獨癥兒童是聾兒,因為他往往不注意非常響亮的聲音,即使有人在他身后扔下一摞盤子也不會眨一下眼睛。他的父母通常知道,他是能聽見的,因為他們注意到,舉個例子來說,要是有人在他身后剝一粒糖果,他立即就會轉過身來(也就是說,要是他喜歡那種紙包的糖果的話)?!?BR> 一個小孩子可能會對某些聲音感到強烈興趣,例如彈簧驅動的玩具或者敲鐘發出的聲音。而他還有可能在聽到某些聲音時感到特別苦惱,聽到摩托車吼叫聲音或者狗叫時會捂上耳朵,畏縮不前(雖然孩子們對自己的尖叫和喊叫從不敏感。)這些不同的反應可能在一段短的時間內,在同一孩子身上見到。
2、理解言語方面的困難
孤獨癥幼兒對言語的反應恰如他對其他聲音的反應一樣很不尋常。在一歲左右時,正常的孩子喜歡聽他母親對他說話,會用整個身體表示他的高興,而孤獨癥孩子不注意言語,就像不注意任何其他噪聲一樣??偟恼f來,雖然一聲大喊可能使他苦惱,但他對此并不理睬,或者他會對柔聲的耳語感到強烈興趣。他似乎意識不到言語的意義,雖然當他聽到他知道的、而且與他喜愛的東西相關聯的少數詞?。ā疤枪?、“午飯”、“橘子水”)時,他可能會注意到??赡芤^了好幾年,他才能學會喊到他的名字他就過來。在這個階段,他不會服從任何口頭的指令,聽取任何告誡或者理解他受到的責罵。不難明白,撫養一個孤獨癥兒童會有許多問題?!?/FONT>
以后,通常是接近五歲時,許多孤獨癥兒童開始掌握對言語的一些有限的理解。他們會服從一些簡單的指令,如“穿上外套”或者“來吃飯”。以后他還會充分理解“把這個給爸爸”,只要父親在同一個房間內。任何復雜的指令(例如同一句子中的指令太多)會把孩子弄糊涂,他會生氣,或者煩惱,或者退縮不前,什么也不干。年紀大一點的喜歡幫忙的孩子,在對一個復合句做出反應時,可能會做錯事情,有個小姑娘被要求去“把在你臥室椅子上的罩衫給媽媽拿來?!彼∨苤蠘?,幾分鐘之后她拿著椅子搖搖晃晃進來了?!?BR>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