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把精神發育遲緩患者的性要求和性行為看成是一個僵化問題。
現在看來,那種認為精神發育遲緩患者對于性問題是無知的,或是無性欲的觀點是不全面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吉布哈德(Gebhard)的新近報告。他追蹤觀察了84例精神發育遲緩患者,年齡在11-40歲之間,其中46例的智商為61-70,23例為51-60,13例為31-50,2例為41-40。他同時測定了477例正常男性作為對照組,這些對照者從未犯過罪,也從未被拘禁或有精神病史。結果發現,精神發育遲緩者在青春前期的異性交往(40%)比正常對照組(52%)少,相反,前者在青春前期的同性交往(50%)卻比后者(41%)多。僅僅3.6%的患者在兒童期表現有和成年男子一樣的性接觸史,其比例和對照組(3.7%)極為一致。幾乎有接近半數的精神發育遲緩患者表現在青春前期手淫史,而正常對照組只有三分之一。然而,這兩組的青春后期手淫發生率則相等。對于青春后期的各年齡組來說,精神發育遲緩者發生手淫的頻次比同齡對照組少。精神發育遲緩者有同性戀內容的夢和幻覺的次數比對照組多,能描述同性戀經歷的精神發育遲緩者約占57%。而未婚對照組只有34%。然而,表現這類行為的主要年齡范圍是從青春期始至15歲止,15歲以后則顯著穩定地減少。吉布哈德追蹤觀察的精神發育遲緩患者婚前有擁抱異性或性交的比正常對照組少,不過這種差別和兩組間似乎存在的同性戀發生率的顯著差別一樣,可能僅僅表明它們是精神發育遲緩習慣刻板動物所造成的結果。事實上,精神發育遲緩與對照組之間并不存在太多的不能解釋的差別。吉布哈德最后認為,雖然某些造成精神發育遲緩者的生育能力并沒有生物學的障礙。這一事實表明,如對精神發育遲緩患者的性生活采取比較寬容的態度,將會有許多嚴重的問題,因為很可能發生不合格妊娠。阿根廷有個男性白癡學者在性操作表演上有極其豐富的經驗,超過同年齡已婚男子。當然這個病例是精神發育遲緩者中的佼佼者。但也告訴了我們,由于多數精神發育遲緩者能接受適當的性知識,特別是使用他們能夠理解和模仿的語言反復進行解釋,將更有助于他們接受這種教育。所以,可將避孕方法以及和性行為有關的其他一些問題告訴他們并能收到一定效果。在我國,人類的性行為長期以來被列為科學研究的禁區,近年雖然略有改變,但對于精神發育遲緩性問題的研究資料仍相當貧乏。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