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世界名曲、猜樂曲主題、打音樂字謎、合奏室內樂,滬上一些藝術進修學校、音樂事務所新近推出了一種專門針對有自閉傾向青少年的音樂診療活動。
一對博士夫婦訝異于13歲兒子新近的變化,幾個月前的他,從不和同學說話,一放學就往家趕,獨自在房間里把抽屜拉進拉出。而在音樂游戲中,他經常欣賞“天鵝湖”、“鴿子”等輕快的音樂,并不時與另外3個“孤獨”少年一起拉小提琴、彈鋼琴,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與過去相比都有了提升。
第二醫科大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陳福國稱,孤獨癥患者在人際關系、語言和溝通方面存在著很大障礙,不過兒童患孤獨癥的成因尚無定論,家長在生活中更多關愛孩子、加強溝通,才能及早發現孩子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治療。如果孩子到了3歲仍不能與大人溝通,家長就應該及時配合有相當經驗的臨床心理學家治療。
兒童教育家張黎明認為,相比游戲治療、家庭治療、住院治療等常規治療自閉癥的手段,音樂療法是一種重要的輔助心理治療手段,家長可以嘗試多讓孩子聽明快的音樂,緩解兒童的抑郁心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