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請美梨在上落樓梯時不要爭先恐后,她于是堅持一定要排在全班三十一人中的第十六位,每一次也要數過同學的數目才排隊,不能先也不能后。
我們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
自閉癥學生對四周事物的理解,由許多獨立的小節組成,未必能成立一個有系統的概念模式,明白小節之間相互的關系。例如:他們或會理解「融洽共處」為同學的臉上有笑容,但可能當有同學被其它同學捉弄時,有些同學臉露得意,他仍以為大家相處愉快。
在同一時間內分析多項數據會出現困難
他們不容易明白事件背后的寓意及事情的關系
他們比較容易明白具體的概念,對抽象的概念較難掌握
對真實及假設的故事會有混淆。
要幫助他們, 可嘗試以下的方法:
在解說上提供清晰的點題
用圖象協助解釋
如果學生看似沒有接收教師的指令,教師需要完整地重復說話,不要改變任何用字,因為學生可能會誤會為新的指令
如果學生像鸚鵡重復教師或者同學的說話,他可能是不明白說話的內容,或者情緒有些緊張,教師可以嘗試簡化說話的結構與內容
可嘗試教導學生一系列重要而簡單的詞匯,以免因溝通上的障礙而發生沖突,例如:「唔明白」、「唔清楚」、「唔知道」
如果學生能力較高,可教他有寓意的成語
教學計劃所設計的個別活動應該是學生可以掌握的,讓學生可以由一個小階段進程到下一個階段,逐步完成全個目標
引導學生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動機,例如:句式的提示,好像「我想這個故事里的猴子將會遇到.......」、「從這件事,我看到我需要留意.....」
宜直接講述那些自閉癥學生不易了解的內容 ,例如:『當媽媽有證據證明是弟弟從她的錢袋偷了五十元后,她淚如雨下?!唤處熢诮淌谏鲜鰞热輹r,可以給予學生提示,媽媽一定是很不高興及傷心,否則學生只會意識到媽媽在流淚,而不會感受到她的傷感
教導學生什么是假裝,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虛構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