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暑假期間,來北京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就診的孩子明顯增多,他們帶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青春期門診的閆春梅醫生說,青春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由于青少年心理不是很成熟,認知存在偏差,有可能出現多種多樣心理問題,出現心理問題及時就診加以解決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得到醫生的及時干預,將諸多“心結”積壓在心,成人后受到挫折與壓力時,隱藏的問題就會顯露出來,造成心理障礙,甚至發展成心理疾病。閆春梅醫生就此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卸掉包袱積極面對
閆春梅醫生說,青春期門診是針對處在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出現的生長發育和心理問題加以解決。每年的寒暑假期,來心理咨詢的孩子特別多,但在眾多咨詢的孩子中,能夠目的明確主動就醫的非常少,大部分是被家長強拽來的,還有更多的孩子不肯前來,家長只能單獨來咨詢。閆春梅醫生介紹說,孩子拒絕心理咨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習壓力大,時間有限;另一方面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出現了心理問題,或者是不愿意承認自己存在心理問題,認知偏差、存在與人交往障礙等情況。孩子接觸心理咨詢之前,常常認為有心理問題就是精神病,不愿意承認自己面臨的各種不適應是因心理問題造成的。她說,心理咨詢強調的是主動就醫,有改變自己的愿望,通過自我認知和行為的改變,自己來改善自己,沒有自愿哪來主動?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網絡成癮的孩子,常常有人際交往障礙,成為了不愿咨詢的“主力軍”。這樣的孩子沉迷于網絡之中,極少走出家門,不知如何與陌生人相處,極度的社交恐懼。閆醫生常常為這些的孩子擔心和憂慮。孩子在進咨詢室之前就對心理咨詢產生抵觸心理,在這情況下,心理醫生常常需要用各種方式盡量讓孩子接受自己。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在交談的過程中,取得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感覺到心理醫生不是家長請來的說客,而是來幫助自己解決各種適應障礙和認知偏差問題的朋友,其隱私不會被其他人知道,不會因為吐露心聲而影響到他們的社交圈,使孩子能夠減少顧慮,敞開心扉。
冷靜分析理清思緒
閆醫生提示,家長帶孩子咨詢前要提前分析一下孩子的情況。心理咨詢原則上每次大約1小時左右。在這1小時之中,心理醫生除了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幫孩子解決問題外還要與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在有限的時間內,心理醫生總是充分了解來訪者的心理社會狀況,作出合理分析,并給予必要的幫助與疏導。所以在咨詢前,家長和孩子一定要理清思緒:“我希望解決什么問題”“對什么問題發生了疑惑,讓自己糾纏不清”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向醫生訴說。
另外,家長在心理醫生沒有作出專業診斷前,對孩子的病情不能亂扣帽子。有的家長一進咨詢室門還沒等醫生開口就說,“您看,我孩子是不是‘多動癥’”、“我帶孩子來看‘孤獨癥’”諸如此類的妄下“診斷”,不僅會增強孩子的抵觸心理,給予孩子很多的暗示,尤其對那些具有癔病體質的人是一種不良暗示,會對孩子的心理成熟,人格的建立造成不好的影響。
平等交流循循善誘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直接關系。在親歷很多的案例后,閆春梅醫生發現,有兩類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一類是過于溺愛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另一類是對孩子要求過高,教育過于嚴厲。其實,孩子特別需要家長的認可與鼓勵。家長可選擇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就近一階段孩子的學習、生活表現和孩子進行傾聽、溝通,循循善誘,這樣可以使家長隨時了解孩子的心聲,還可以及時解決孩子所遇到的問題。避免家長一味的猜疑,窺探孩子的隱私,造成家庭矛盾的爆發。善于傾聽、勤于觀察、多作交流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面對心理存在障礙的兒童,絕對需要是愛心、耐心和細心。及時找心理咨詢師進行指導與溝通。避免把問題隱藏下來,成為成人期心理障礙的誘發因素,遺憾終生。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