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我們進行「我的身體」的主題課程,老師除了介紹許多與身體相關的概念,如:器官的名稱、器官的功能、器官的保護……等內容。我們利用許多的教學活動,讓孩子透過鏡子認識器官,也呈現各種臉譜,讓孩子找一找哪一個器官不見了,語言能力較佳者,則用語言表達,語言能力較弱的個案,我們則先要求孩子認識名稱,進而在聽到名稱后,以手指認自己臉部的器官,課堂間并配合許多像聽辨聲音、動作模仿、味道的分辨…..等許多活動方式,使孩子透過各種活動,能了解各種器官的功能。
由于活動的交替呈現,有的透過團體課程完成,有些則以一對一的教學方式練習。前一陣子,正好小安安和康康的頭發長長了,老師也在教室里分別幫小安安和康康剪頭發,其它的孩子們就在一旁觀察,觀察老師幫同伴剪頭發的過程。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們也讓孩子親自練習剪頭發的技巧,老師在進行這個單元一開始,已經利用相當多的時間指導每一個孩子利用簡單的素材畫出不同的臉譜,在畫臉譜的同時,老師會利用孩子畫出各種器官時,再將正確的名稱告訴孩子,如:孩子正在畫眼睛,老師則以口語告訴孩子:「眼睛,這是眼睛?!巩嬐陜蓚€眼睛后,再握著孩子的手指著臉譜上的眼睛,并數著:「1、2,有2個眼睛?!共⒂檬种副瘸觥?」的手勢,畫耳朵、畫眉毛、畫手、畫腳的時候,我們都可以順便教孩子數數。在畫臉譜的時候,老師將紙呈現在孩子面言,并陪著孩子拿起筆,老師協助孩子隨著器官的位置,移動手上的筆,如:移到眼睛的位置畫出眼睛,移到鼻子的位置畫出鼻子,不管孩子畫得像不像,都要接受孩子對該器官的「命名」和圖像表現。老師準備多張的方形紙(約10cm*10cm),孩子一張畫玩再一張,畫完后,即放置一旁,孩子每天就能畫出很多可愛的小臉譜。
當孩子完成許多臉譜造型,老師則可以任意為孩子剪出各種不同的臉型,剪好后,以一個小盒子裝起來,盒子里不久就可以存夠許多表情豐富、線條單純的小臉譜,由于孩子在設計發型上仍有困難,我們除了引導孩子將臉譜用漿糊貼在另一章顏色的書面紙上(大小亦約為15cm*15cm),并引導孩子在臉譜的上方設計各種不同的發型,這些活動都將美勞活動與教學主題間做了密切的連結。
當孩子們看過老師幫康康剪頭發,也利用不同的臉譜設計各種不同的發型,有直線、有點狀、也有畫上圓圈圈的圖像,老師讓孩子經驗過許多與頭發相關的活動練習后,老師找來一張厚紙板,并利用厚紙板對孩子們介紹臉部的器官后,再以黑色的色紙剪成上面連結但下面剪成細長條狀的紙條,老師在孩子面前將剪好的黑色的色紙一張一張的迭著貼在臉譜的兩旁,再剪出一張半圓形,其中切割處再剪成一條一條的條狀,并貼在臉譜上當成瀏海,但瀏海的長度正好蓋著臉譜上的眼睛,老師在貼上留海后,才驚訝的告訴孩子:「糟糕!頭發太長了,把眼睛都蓋起來了,眼睛看不見了,怎么辦?」特殊班的孩子能正確的反應說出:「剪頭發?!咕邆溥@種能力的孩子確實不多,老師則需開口問孩子:「我們幫他剪頭發好不好?」于是,老師拿起一把剪刀,就把臉譜上的瀏?!讣舳獭?,頭發就這樣經剪刀卡擦卡擦的剪了下來,老師也適時的將正確的語言模式告訴孩子:「哇!頭發剪短了!頭發掉下來了!」孩子們看到這個景象已經張開嘴巴楞在一旁,有的驚訝,有的好笑,有的會伸手撿起地上掉落的「頭發」。當剪刀剪著剪著,露出了臉譜上的眼睛,老師驚訝的說:「你看!眼睛跑出來了,頭發剪短了?!惯@樣的活動結束后,我們即可分多日,讓每一個孩子練習「剪頭發」的操作游戲。
老師事先利用紙制的免洗紙盤,并利用油性筆在紙盤上畫出少了一種器官的臉部表情,老師并口頭問問孩子:「什么不見了?」如果孩子沒有發現,老師則念出一個個的名稱,并說:「鼻子,鼻子在哪里?」、「嘴巴呢?」,當孩子指出自己的嘴巴,老師也立刻響應:「好棒!真的有一個嘴巴耶?!巩斃蠋熖崾荆骸秆劬δ??」孩子如果指出來了,老師再問孩子:「你看!娃娃的眼睛不見了,我們要不要給他一個眼睛?」孩子通常都會答應的,于是,老師可以拿著筆和孩子一起在臉譜正確的位置上加上「眼睛」,畫完了「眼睛」,老師立即予以反應:「娃娃真的有眼睛了,他可以看見安安了?!估蠋熓孪燃艉迷S多發型造型,但每一個造型都有「瀏?!?,且瀏海都可以擋住眼睛,老師提醒孩子:「頭發太長了,要剪短一點?!褂谑?,老師提醒孩子拿起剪刀,將臉譜上的瀏海一根一根的「剪短」,孩子只要完成「剪」的動作,我們都給予鼓勵,千萬別嚴苛的要求「瀏?!惯€要剪整齊,那是大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也會抹煞孩子學習的動機。
就這樣,孩子除了學習到「我的身體」主題中的相關常識,也知道頭發太長了要如何處理,在利用剪刀「剪頭發」的時候,除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也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讓孩子有更大的興趣操作剪刀,進行「剪的練習」,對孩子未來的生活應用,更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