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康復教育 > 瀏覽文章

推不動的大石頭

2006/11/17 9:39:21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無論是老師或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多少少總會面對力不從心、倦怠的感受,家長常常覺得花了時間去上了這個課,也上了那個課,但是,孩子在家里的行為問題依舊,父母面對孩子發脾氣、哭鬧情緒的表現后,依舊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后,父母仍是依著孩子的要求,任著孩子的性子,在關鍵的時候以「跟孩子妥協」的方式予以收場,到最后,父母發現自己還是全盤皆輸,其實,這個問題都出在于大人「怕麻煩」,以為孩子進了學校后所有的問題交給老師都能解決,老師在學校里希望家長配合的事件,家長都無法配合完成,如果是這樣的態度,我們怎能期待孩子的狀況獲得改善呢?

「學?!故且粋€學習環境,其成員和家庭有很大的不同。老師對孩子的行為表現、生活規則、互動的模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因為老師在教學現場觀察孩子的表現后,進行糾正與處理,但是,行為的養成和規則的建立,就必須仰賴家庭提供各種情境供孩子應用在學校習得的各種能力,這些能力,無論是口語的互動、生活事件的完成、飲食習慣,沒有父母的支持和意志力,總會因為「放水」的排水孔過大,而導致前功盡棄。

當孩子的正向表現,我們除了贊美孩子,還要安排許多情境讓孩子去「實踐」這樣的能力;如:在家庭中養成跟父母說「謝謝」的習慣、在家庭中養成「自己完成事件」的習慣、吃完飯將用過的碗拿到水槽、脫下來的襪子要拿去洗衣機旁的桶子里放…..等,除非孩子真的是重度的學習困難,否則,這些能力都是應該從小訓練,這無關乎這個孩子是不是一個特殊孩子,我們都應該以同樣的標準予以要求。很多父母,在對孩子下這樣的指令的時候,只是用嘴巴說說,當孩子不做,反正媽媽會做、阿姨也會幫忙完成,所以這樣的模式之下,孩子為什么要去完成大人的要求,尤其在家庭中,如果沒有辦法讓其它的長輩看到的好,到最后,有是剩下媽媽一個人在承擔,但是,我們沒有為孩子建構一個家庭中應有的規矩和能力,是孩子真的不行,還是父母根本不要求,做了幾次,自己就泄氣了。老師面對這樣的問題,一來要矯正孩子的行為,建立正確的生活模式,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家庭中的情境,如果沒有為孩子預備「可以學習的環境」,孩子的優勢表現和正向的行為就不容易呈現在家庭生活中。

每天早上,我們都會聽到不同的家長送孩子來學校的時候,抱怨孩子在家里怎么怎么了;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怎么那么笨,到現在都不會講話,我總也不客氣的回過去:「你每天花多少時間陪孩子,你跟他說了什么話?」我從和媽媽的互動中,看得出媽媽與孩子互動的模式,媽媽幾乎不會利用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與孩子建立有效的親子關系,回到家,媽媽寧可在家發呆,就讓孩子在屋子里跑鬧,老師雖然送了許多玩具,媽媽也不愿意陪伴孩子玩,只有在天氣放情的時候,媽媽愿意帶孩子去戶外跑步,但是長時間以這樣的模式互動,孩子在家庭環境中的生活教育幾乎沒有任何功能;孩子早上來學校,身上的衣服是臭的,老師都因為看不慣家長的態度協助偽孩子添購適當的衣物,帶至理發廳理發,并在學校幫孩子洗一個干凈澡;如果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受限,家庭中又無法以適當的模式與孩子進行互動,生活型態又是如此的臟亂無序,孩子的生活質量自然降低,行為表現當然就會顯得僵化而無章法,但是,父母的角色無論如何都不是老師可以取代的,老師進能提供建議,至于父母愿不愿意支持與配合,都在于自己的選擇與決定。

很多母親來學校抱怨公公婆婆,甚至先生的不支持,自己默默的承受「有一個身心障礙子女」的壓力和宿命,我則以為,「抱怨」是一種發泄的模式,「情緒低潮」也是一種正常的心境,身為老師的我都能體會,但是,我們如何想辦法在家庭現有的條件下找出能夠支持我們的力量,能夠協助我們有勇氣面對教養孩子的有利條件;我看到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尋求娘家的協助,當老師問及「爸爸呢?」、「為什么爸爸不能一起面對并共同解決困難」的問題時,總是得到母親「唉….」的回應,我只想提醒媽媽們,那個當初海誓山盟、共組家庭美夢的另一個人物在哪里,他說不行是因為覺得「媽媽太行」把爸爸的角色給漠視了,如果媽媽能適時的將自己心中的困難,和另一半作討論,有時候,和公公婆婆溝通的媒介就要靠這位大人物了;一旦媽媽認為「爸爸不行」的時候,媽媽就注定要孤獨承受「異樣眼光」、「繁雜的家務」、「不知如何下手的教養難題」…..,孩子是父母共有的,即使是透過母親的身體生下孩子,但那個生產的過程,都是母親在承受。

如果媽媽在家庭中,已經覺得無助又無力,就好好的深思,那顆推不動的大石頭是「爸爸」、「孩子」、還是「媽媽自己」,抑或是家庭中的任何一個「阻力」,如果那顆石頭沒有搬開,對家庭、對媽媽、對孩子會有什么影響?除非有一個超級無比偉大的媽媽,把「生養孩子」的責任完全攬在身上,到底是「爸爸真的不行」還是「媽媽覺得自己太行」,有時候,希望家庭其它成員介入幫助孩子的行列,我們也需適當不著痕跡的運用「增強」的技巧,邀請其它家人的加入,那顆「推不動的大石頭」當他呈現另一種反作用力的時候,其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但您必須相信:他是可以的。

0% (0)
0% (10)

下一篇: 選擇適當的就學環境 上一篇: 烏龜散步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推不動的大石頭]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