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康復教育 > 瀏覽文章

選擇適當的就學環境

2006/11/17 9:39:55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最近開始接受新生的報名、鑒定與晤談,相對的,班上滿六足歲的孩子也即將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小學就讀。所以,為孩子選擇一個適當的就學環境,對父母來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因為,環境的軟硬件牽涉到孩子接下來學習的動機、互動能力、人際關系的學習成效。

我們考慮讓孩子進入普通班或特教班的學習環境,都是以孩子具備哪些基本能力作為參考的條件,尤其孩子進入一個班級,孩子所要面對的問題絕對不是只有學科的內容,還包括生活事件、社會互動、口語表達、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尤其學前階段的課程模式和國小的課程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家長如果期待孩子在國小階段能受到幼兒園一樣的待遇,那就錯了。

選擇一個學習環境,有些父母的考慮是以「明星學?!?、「明星老師」為依歸,所以「遷戶口」、「寄學區」的情況每一年都會出現;我們很少去思考,這個明星學校真的是適合我的孩子嗎?還是父母親一味的相信「名牌」的心情所導致的結果,孩子沒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最明顯的衡量標準,就是觀察孩子進入這個學習環境是不是「快樂的」,任何一個學習環境哪怕他的設備再好,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孩子在每天被送至學校時,我們如果沒有看到孩子快樂的表情和自信的態度,我們(老師或父母)就應該去做反省,孩子的能力已經比一般的孩子較弱,如果老師連孩子最起碼的學習動機都無法引發,在孩子每天到了學校都還是以拒絕、哭鬧、抗拒的行為來面對時,當時為孩子做選擇的「人」就必須好好的思考,為什么才三四歲的孩子,我們就讓孩子的學習過程遭遇這么大的挫折和困難,如果因為環境的安排導致孩子更多的行為和情緒的問題,我們可以做什么樣的改善。

這幾年,許多父母會應用大量的早療資源,也透過計算機系統成立了許多「家族」,我曾經進入網站中看到一位家長為了幫孩子爭取「緩讀」的機會,在鑒定安置的會議上,曾被一位相當有經驗的師院教授問及「你認為你的孩子緩讀一年就可以正?;瘑??」我對于這樣的問題也經常會出現在許多迷失于自己的孩子慢一年就能跟得上的家長身上,直到這兩年,北市規定辦理暫緩入學的個案不得繼續使用公立學校的服務系統,這樣的狀況才逐漸減少;有時候,老師根據孩子的發展狀況所提供的就學建議,還比不上家長在網站聊天室或醫院治療室門口的「決定」,到后來,父母甚至于會用「避重就輕」的方式和鑒定晤談的老師進行互動,實際觀察孩子的能力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這樣的學習目的是什么,我們都要仔仔細細的思量,無論孩子的能力怎樣,我們都要把孩子擺在一個「剛剛好的位置」,不要相信把孩子放在哪一個明星班或交給明星老師,孩子的障礙狀況就會消失。

一個有良知的老師,絕不會吹噓自己的萬能,而是提醒家長以正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學習問題;融合教育在目前我們的教育制度之下,并不適合所有的孩子,但也不是有的身心障礙的孩子均不適合接受融合教育,重要的事,融合教育的實施,能幫助我們的孩子提升哪些能力,而哪些措施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不足的,我們應該如何補救,尤其是在大班級中,我們期待孩子在這個環境發展出哪些能力,將「特殊班」和「普通班」的利弊都列出,找出「利多于弊」的學習模式,就是最適合我們的孩子。

這幾年,我看到一些家長運用許多渠道和方式讓孩子進入普通班,尤其進入國小階段,孩子連注視黑板的能力、和大家一起坐下來的規矩都沒有建立好,讓孩子進入普通班就學,導致全班秩序大亂,孩子上課也沒有適當且系統的課程內容,孩子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去,美其名只是滿足父母的虛榮心,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到排擠和挫折,豈是父母所能感受,當孩子一再一再的面對挫折,「學?!沟墓δ芤矡o法發揮,父母又覺得老師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其間就會產生極大的落差。

我沒有責怪家長的意思,但是,家長們應正視孩子的能力到底適合安置于哪一個環境的問題,「特殊教育」的精神,即是希望能將孩子的能力發揮極致,不在于滿足家長的虛榮心,讓孩子有一個快樂且成功的學習經驗,才能幫助孩子有更強的動力進行學習,善待孩子的「學習經驗」,它不等同于「家長的抉擇都一定是正確的」,慎思!

0% (0)
0% (10)

下一篇: 控制好大人的情緒 上一篇: 推不動的大石頭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選擇適當的就學環境]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