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的話:這是蔡少君老師1997年的論文。97年距今已經8年了,無論社會環境、教育措施、以至字詞的使用,都有很大的轉變?!附y合教育」一詞,現已被「融合教育」取代了?,F在政府不但大力提倡「融合教育」,更提出「共融社會,由學校開始」。
蔡老師在97年提出的「統合教育」不足之處,至今仍可引起我們的反思,究竟當年的不足之處,現在改善了沒有?一同來看看蔡老師的論文。
..............................................................
![]() |
前言 |
在七十年代,隨歐、美國家積極提倡及追求「人生而平等」、「公平及公義社會」之理念,家長團體及教育學者亦開始呼吁社會人士應重視有特殊需要者的生存權與教育權。于是,回歸主流、正?;?、統合教育便成為歐美國家在特殊教育上的重要發展及觀念。 |
教育署一直強調統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目標。然而,實行二十年后,在現行學校制度,特殊學校與普通學校仍是雙軌運作,特殊學校的種類還有擴增的現象。這樣,現時特殊教育的發展與早在七十年代提倡回歸主流,統合教育的觀念是背道而馳嗎﹖ |
評論香港政府(教育署)推行統合教育的不足之處 |
(1) 統合教育是有價值取向的名詞 |
教育署推行統合教育已有十九年之久,但從它在實行上的態度,使人懷疑它是否真正理解「統合教育」所包函的信念或意義。甚至懷疑它在推行上的決心。教育署需要給「統合教育」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什么才是真正統合教育﹖是在普通學校開設特殊班或啟導班,還是讓有特殊需要學生全時間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和活動呢﹖融合后給有特殊需要學生什么質素的教育呢﹖「統合教育」最終目的是否要消除所有隔離模式的教育﹖ |
若教育署未能考慮及厘清對推動「統合教育」的價值取向和道德上的考慮,每當遇到爭論,就沒有足夠明確指引應如何去解決問題。它亦難于制定具體措施,步驟和時間表去達至目標(也許當局仍未能界定最終目標是什么)。更遑論希望教育署能積極地,徹底地在政策層面和立法程序上落實「統合教育」的理念。 |
(2) 學校課程 |
特殊教育的課程,教學要求及進度能否與主流教育互相銜接,是關系到有特殊需要學生能否融入普通學校的主要因素(華生,1996)。 |
「統合教育」是要提供合乎學生需求的教育(宋明君,民國84年)。因此,要實行統合教育就不能有劃一標準化的課程;反之,課程必須要多元化、生活化及有彈性。這樣才可以滿足不同學生需要,才可達致個別化教學目的。 |
學校的責任是向學生提供切合他們需要的課程和學習環境,而不應要求學生去迎合學校既定課程內容和教育方針??墒?,教署及有關的教育人士并沒有觸動過主流教育課程之流弊而進行重整或改革,以配合統合教育的推行。這正反映當局漠視有特殊需要學生的能力和需求。故此使人擔心當這些返回主流學校就讀的學生,不能適應校內課程和進度時,會否被老師認為有學習困難而被送回校內特殊班或特殊學校呢﹖他們又再次被標簽為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所以,在審視特殊教育與主流教育的整合問題,如果忽視了整體課程改革的重要,則這些檢討或審視必會流于偏面。 |
(3) 教師的態度、教學技巧及其面對的困難 |
一般教師認為政府能否投入大量的資源和設備應是考慮是否支持統合教育的決定因素(Center and Wand, 1987)。若政府不能提供更多資源和支持如增加特殊教育教師、專業人士包括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及心理學家和教師輔助器材等,教師都會認為在普通學校內難于應付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從而影響他們對「統合教育」的態度。 |
再者,現行特殊教育是采用隔離模式,普通教師很少有機會接觸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在缺乏相處經驗下,他們未必能了解此類學生的能力及真正需要。再加上很多普通教師未曾接受有關特殊教育培訓,這影響到他們能否為普通學生和融入就讀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模式,為他們選擇適合的,實用性和生活化的教材和課程,以及是否愿意修訂策略和技巧去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
現行的統合教育是在維持主流教育的政策和體制下實行,教師要面對的都是三十至四十人一班學生,每星期上課三十節以上,加上追趕課程之壓力,教師想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為他們提供輔導教學實在是有心無力。 |
「統合意識」要推廣至社會層面 |
在一九九六年特殊教育小組報告書中(英文版第三頁1.6點)提出應從教育制度內推動「統合教育」作為起點,繼而把這觀念,意識推廣至社會各方面。希望政府能采取更積極,更進取的態度去推廣「融合意識」。從立法程序去落實這個理念,開放常規性系統如文娛及小區康樂設施、公共交通和普通學校設備........等。讓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不單能融入普通學校,將來畢業后更能融入社會,發揮他們的潛能。 |
總結 |
無疑地,最理想的統合理念是要積極去拆除人與人之間的藩籬,并正視每個人內在與外在的價值(孫淑柔,民國84年)。雖說這理想是難于達到;然而,若香港政府,教育人士及教師能朝著這方向不斷努力邁進,不斷反省及正視現存教育問題,我相信我們能夠克服和解決推行統合教育所面對的因難。否則,政府推動的統合教育只是有名無實。而在另一方面,特殊學校的擴展越來越大時,要達至回歸主流,統合教育就真是談何容易呢﹗ |
本文取材自蔡少君的〈評論香港政府推行「統合教育」的教育政策〉,原文刊登于《香港特殊教育論壇》(第一期第一號)。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