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的話:2000多年前,孔子說過要「有教無類」。今天,我們要真正實現孔子的說話,建立「共融校園」,協助每一個學生有效學習和成長。教統局特別制訂了「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共融校園指標」,學??梢罁羔槂鹊母鱾€項目進行自我評估,從而了解學校在建立「共融校園」方面的進展。
....................................................
過去,「特殊教育」被視為「專為殘疾兒童而設的補償教育」,殘疾兒童都被安排于「特殊學?!咕妥x。即使提倡「融合教育」,讓「殘疾兒童」進入「主流學?!?,「融合教育」往往被視為「特殊教育」在主流學校的延伸,只為照顧「殘疾兒童」而設的,始終撕脫不了「殘疾兒童」的標簽。 | ||||||||
近年,教育觀念有了極大的轉變。香港學?,F正致力建立「共融校園」,為所有兒童提供優質教育。在「共融校園」中,兒童不再被分門別類和標簽,學校的設施,無論軟件的和硬件的,都為所有兒童而設,可以照顧到個別兒童的不同需要,適合所有兒童使用。 | ||||||||
什么是「共融校園」? | ||||||||
英國的OFSTED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UK, 2000)曾向視學人員及學校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就「共融校園」提出以下的定義︰ | ||||||||
「一所共融的學校重視全人教育, 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成效、待人接物和身心健康。高效能的學校正是共融的學校,這些學校不單是教學成績卓越,亦有良好的校風和有教無類的精神?!?/P> | ||||||||
(OFSTED Evaluating Educational Inclusion: Guidance for Inspectors and Schools, reference no.235, p.4) | ||||||||
「共融校園」所關注的是所有學生的學習果效和參與程度,而不只是關顧有殘疾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 ||||||||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共融校園指標」是什么? | ||||||||
「共融」是香港學校發展的方向,學校的發展是邁向「共融」的過程,學校必須改善持分者的態度、信念及行為;學校如何在發展中落實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 ||||||||
為了協助學校建立「共融校園」,教統局在配合「學校自我評估」的框架內,建基于英國融合教育指標的原則,制訂了本土化的「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共融校園指標」,作為學校建立「共融校園」的自評工具。 | ||||||||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共融校園指標」分布在「學校自我評估」的四個范疇:管理與組織、教與學、校風及學生支持和學生表現之內,指標數目共四十九個,而可觀察的準則項目達三百四十二個,主要以問卷調查形式向不同的持分者搜集數據,以了解學校在建立「共融校園」的表現。 | ||||||||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共融校園指針」的功能 | ||||||||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共融校園指標」的重點是通過營造互助互愛的校風,而提升教育成就。就功能而言,「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共融校園指標」是 | ||||||||
| ||||||||
「融合教育」實施多年,當中過程困難重重,村長同意陳國權校長的看法,「融合教育」成功的關鍵,在于改變學校文化。學校所有人,從校長、老師、家長、學生到工友都需要有包容精神,接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地方,尊重和關愛與自己不同的人。 | ||||||||
「共融校園指標」只是一套工具,希望這套工具可以鼓勵學校所有人認真反思,從深化認知、態度轉變、切實探討和有系統施行等不同層面,協助所有不同需要的學生在「共融校園」內成長和學習。 | ||||||||
參考數據: | ||||||||
香港教育統籌局(2004)‧《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共融校園指標》‧香港:香港教育統籌局 | ||||||||
胡御珍(2005)‧『如何使用「共融校園指標」促進學校發展與自我評估』研討會的展示簡報‧二零零五年三月十八日下午于沙田大會堂文娛廳舉行 | ||||||||
陳國權(2005)‧〈共融校園指標〉‧《教協報》,487期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