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怎樣發現孩子喜歡什么?選擇孩子到底喜歡什么?(需要兩人一起配合,即配輔助人員)
1、給孩子多種選擇(找出孩子喜歡的物品) 2、把孩子喜歡東西做成圖片 3、坐在孩子對面,吸引注意力(拿出孩子喜歡的東西) 4、交換(孩子給卡片,給予孩子喜歡的東西)----輔助孩子完成 5、重復多次,直到孩子自己能獨立完成 6、泛化(交流伙伴輪換)
第二階段:擴大主動性(仍需配輔助人員) 1、孩子和圖片距離要稍遠一些 2、孩子學會更多詞時制作更多的圖片,貼成一本交流書 3、要有固定的放交流書的地點,讓孩子知道想要東西去哪里拿圖片來交換 guduzheng
第三階段:選擇 1、給兩個物品孩子選擇(一個是孩子喜歡的,一個是不喜歡的),圖片和物品一樣 2、讓孩子主動做,孩子拿哪個圖片就給哪種物品 3、確定讓孩子明白拿對了才得到相應物品
第四階段:學會用圖片組成一句話 1、把我要 XX(物品名稱) 制成圖片 2、孩子想要什么,主動拿圖片給老師(老師可以代替孩子把話說出:我要XX。但不強迫孩子說) 3、拿對給予要求物品
第五階段:主動語言 1、此階段孩子已經掌握前面用圖片得到需要物品,有需求會主動拿來圖片這時老師語言提示:我要。。。。有些孩子會主動說出:XX(但也有些孩子不說的)
六、評論階段 1、孩子會用圖片表達:我要。。。。我看到。。。。我要X顏色的糖 2、孩子此階段會主動表達一些東西(圖片+語言),但教師不要急著撤消圖片的輔助,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避免孩子看不到圖片不主動說出語言) 中國孤獨癥
注:圖片交換交流系統主要是為了幫助孤獨癥孩子如何與人溝通,不是用來強迫孩子說話的工具。第一、二階段使用圖片只有一張,孩子鞏固后再加大難度;前三階段,老師不需要使用語言,主要注重兩人互動溝通,讓孩子明白想要得到東西,必須拿圖片來交換第四階段除非孩子主動說,否則不能強迫孩子說話,一般前四階段做得好,很多孩子有主動交流的意識后,在此階段 會有簡單主動語言出現,但有一類孩子是不說話的,不能強迫孩子說。 (語言不是溝通的唯一途徑,懂得用圖片與人溝通也很棒的。) 輔助及輔助減退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情緒、行為問題的處理請參考ABA行為糾正。
ABA的基本內容 -1
來源:中國孤獨癥資源網 作者: 時間:
羅瓦滋在1981年的書中就闡述了他的方法家庭強化訓練項目:孩子一般在三歲半開始訓練,每星期有三十到四十個小時的訓練,就是每星期5-7天,每天4-6個小時(都是一對一),這種時間安排不是絕對的,主要是按照各個兒童的需要調整一次訓練2-3個小時(包括休息)。每個項目(五分鐘左右)結束之後要休息1-2分鐘。每小時也讓兒童休息15分鐘,那時候他可以自己玩,吃另食,看錄像等活動。 孤獨癥康復
開展一個應用性行為分析法(ABA)訓練計畫需要哪些人參加?美國一般來說要組成一個“治療組”至少三個人,這樣可以保證他們一周的工作時間加起來可達到30-40小時??墒谴髮W生或親戚來幫忙。家長也是這個組的成員但不一定是直接來充當一對一的較師。也可能是家長先學會這種操作技能再教給請來的老師。也可請專家來一起設置一些合適的項目。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專家,家長可以自己看書瞭解方法,再開始做。只要有信心,興趣,和耐心就可以學會。 m.www471818.com
ABA教學訓練方式叫回合式教學(DISCRETE TRIAL TEACHING)即DTT,它主要有如下特點:
1、將每一項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步驟,然後一步步練習; guduzheng
2、強化(INTENSIVE)教學,反復訓練每個步驟;
3、使用提示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反應;
4、使用強化物和強化手段。
為什麼叫回合式教學(DTT)呢? (2)
因為它具體由三個環節組成
1、給孩子發出指令或要求;
2、促使孩子對之做出回答或反應;
3、結果(對孩子的反應強化或提示加強化);
一個操作的這三個環節完成後,稍微停頓後再作出下一個指令(開始新的指令)。
孩子必須先學會每項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開始第二步,可以把每項技能分解成很小的步驟,這叫分解目標,比如,要教孩子洗手就有好幾個步驟:打開水龍頭,搓手,擦肥皂,再搓手,關水,把手擦幹。。。。。 guduzheng
再比如,要教孩子學會配對物品或圖片,先要教他學習相配一模一樣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隻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後把一隻同樣的杯子給孩子,並說:“把它放在一樣的東西旁”(配對)。在這一過程中要使用“提示”和“強化”(下面將仔細介紹)來促進孩子正確反應,完成要求。學會這一步後,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擺放兩件物品(比如,一隻杯子和一個球),孩子就必須在擺放之前辯別和區分兩件物品,由於孩子已經練習過前面的內容,第二步就會容易些,ABA把每項技能分解成很小的步驟練習就是為了使孩子在學習中更容易得到成功。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