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是否配合感統訓練是提高孩子其他能力的基礎.訓練自閉癥兒童的配合能力最主要是讓孩子能聽從指令,所以提升無語言兒童的配合能力是很重要的.根據一年來的工作經驗,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提升無語言自閉癥兒童的配合能力:
一、首先對陌生環境中人的適應
當新來的學生來到這個環境中都感到陌生,有一種恐懼感,例如哲哲第一天來中心訓練時就是哭鬧,只要看見門就想開,看見我就遠遠的離開,特別害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老師就更應該去親近他,跟他說”寶貝你不要怕,不要哭,來,到老師這邊來.”一邊說,一邊拉著他的手去給他拿一些玩具.因為感統室里有許許多多的玩具,孩子肯定喜歡,就讓他玩他喜歡的玩具(如:小木馬、汽車等等),讓他感到老師并不可怕.開始的幾天就以適應為主,寬松一些,不要給孩子壓力,經常叫他的名字,讓孩子感覺到你很喜歡他.
二、熟悉感統室里的器材也是必要的
對新來的孩子來講,感統室里有許許多多的訓練器材都沒有見過(如:吊桶、滑板、羊角球等等),他們都不知道這些是做什么用的,更不知道怎樣去做,甚至有的孩子看見大籠球、羊角球就害怕,因為大籠球上面全是咯噠,沒有見過,感覺沒有安全感,還以哲哲為例,他看見大籠球和羊角球就別提有多害怕了,小哲哲沒有目光對視,總是斜視,而我悄悄拿起大籠球和羊角球時他就能看見,而且情緒馬上就有波動,我只好讓他用手去慢慢摸著大籠球和羊角球,覺得他適應了就讓他熟悉下一種器材,以此類推,熟悉所有器材以后,還得讓孩子了解每一種器材應怎么使用,老師應該對每一種器材做出相應動作讓孩子看(如:羊角球做出怎樣跳的姿勢,示范給他們看),有模仿能力的孩子盡可能的讓他們去模仿,這對配合運動有很大作用.
三、細心觀察孩子找到突破口
1. 每一個自閉癥兒童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用的切入的方法也就不一樣,有的孩子多動,對于多動的孩子來講,我們就要從跳的方面入手,例如小宇很就喜歡跳,我就從跳球開始,讓他感到跳球的樂趣,然后一天天加碼,學會一樣后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如:你真棒!真聰明!)這對學下一項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對于有模仿能力的孩子,要加強模仿力,例如,小美美剛來時什么也不想做,情緒也不好,動不動躺在地上不起來,我馬上把她抱起來,讓她養成站著的好習慣,到了周六小組課的時候,我把她抱在大籠球上,其他小朋友輪流跳大籠球,讓她看,小美美在球上足足站了一個小時后,她終于學會了跳球,自然跳床、羊角球也學會了,因為它們都是有一定相同特點的訓練項目。
3.輔助也是不可缺少的。對于沒有模仿能力,又不會做運動的孩子來講,需要加強輔助。首先,全身體輔助過渡到部分身體輔助,最后到達能獨立完成。例如前面講的小哲哲,他就特別害怕羊角球,我讓他在蹲站器那用雙手把著蹲站器的扶手,我和他共同坐在羊角球上,一直達到自己能坐著,但是離開蹲站器,他還是不會跳,他沒有模仿的能力,手也把不住羊角球柄,我想了很久,怎么輔助他呢?因為他身體太重,不能強制,我就用紅領巾把他的手和羊角球一同綁在一起,我拉著他從墊子上往地下跳(因為墊子高,從高處往低處跳)就這樣足足用了兩周時間,他終于會跳羊角球了。但是剛開始跳的數量不要一次太多,然后馬上夸獎他,讓他感到跳羊角球很快樂,最后在一點點地增加跳的數量。再一個是大籠球,他也是害怕,趴球根本不做,無論是哪個小朋友給模仿,他都不敢做,觸覺過敏,那我就從大籠球擠壓開始,讓他站在墻上進行大籠球擠壓,從一次到多次逐漸適應了大籠球了,然后再讓他做趴球,這時再做趴球他就比較配合了,也感覺到趴球比較舒服,特別高興。如果孩子已經能獨立完成一項運動了,千萬要脫離輔助,否則孩子會出現依賴性。
四、根據孩子的能力提高或降低難度也是必要的
當孩子已經學會了跳床和對接球時,這時就可以提高訓練內容的難度。例如小興學會了跳床和對接球,就可以給他做跳床對接,告訴他要一邊跳一邊扔,做對了馬上給予鼓勵,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的配合能力。
當孩子訓練內容難度較高時,應給予適當的輔助或降低目標。如成宇,他一開始就不會做跳床對接,見到球四面八方哪都扔,就不扔給你。他已經學會跳床了,這時就要降低難度,先學會對接球,讓他知道這球應該給誰,學會了然后在做跳床對接,讓孩子保持對訓練的興趣,從而發展配合能力。
五、減少不良行為也可以提高控制能力
孩子在訓練過程中不僅是哭鬧,更為嚴重的是有自傷、他傷,還有的孩子有刻板行為(例如:①禹躍剛來時上感統室都得兩三個老師抬進來,做運動那就別提有多糟糕,刻板行為特別嚴重,每次做運動都得先做仰臥起坐,一邊做,一邊喊,都得按照他的順序去做,這時你就得打亂他的順序制止刻板行為。②小美美剛來的時候,她看見小朋友做滑板就想做,自己能獨立做而且很標準,模仿力特別強,過幾天以后,我讓她做滑板時,她就不做了,和我反抗,這說明她前幾天對滑板是一時的興趣,這時你不能看見她哭鬧而停止運動。)這兩個孩子生氣時都出現過自傷和他傷,不要怕采取輔助加強制的辦法,在這過程中不是你妥協就是他妥協,只要我們堅持就能成功,別讓他控制你,先戰勝自己就會戰勝問題。
六、拿孩子感興趣的運動做強化物借以提升配合能力
我們的孩子不一定感統室里的所有運動都愛做或者都不愛做,如果看見孩子對某一種運動非常感興趣,而對其他運動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就拿愛做運動的項目來做強化物(前提有理解能力基礎的孩子)。還以小躍為例,他不愛做趴推、仰臥起坐,喜歡做吊桶、滑板,那我們就應該用吊桶、滑板他喜愛做的運動來做強化物,告訴他,我們做完趴推就做滑板,做完仰坐就做吊桶,等等,他就會做的很快,而且能獨立做的他都獨立做,做完之后馬上給予強化,讓他感覺老師很守信,這樣不僅趴推、仰臥起坐做完了,而且吊桶、滑板都能夠完成。這樣一點點的孩子就會喜歡上你,做運動時也離不開你了,是一種最好的配合運動的方法。
再一個我所要講的是訓練過程中的課堂氣氛和提升孩子的配合力是有密切關系的。我們中心里的孩子都喜歡做運動時讓老師給他們唱歌(特別是自編自唱的歌曲)。就以孺孺為例,他在訓練中其實是特別懶惰的,不想做運動就用上廁所來騙老師,但是他就特別喜歡唱歌,只要老師給他唱歌他運動速度就特別快,而且能獨立做的都獨立做,但是無論唱歌還是數數聲音盡可能的放開一些,否則孩子做運動時覺得跟你訓練沒興趣。所以作為老師如果把課上的特別新穎吸引孩子注意力,孩子的情緒就比較好,自然配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總之,自閉癥兒童的配合能力的建立,需要耐心地尋找訓練的切入點,靈活地結合各種方法堅持教育原則和不懈的努力,才可以使我們的孩子一點點的適應并最終達到很配合訓練的目的。
一、首先對陌生環境中人的適應
當新來的學生來到這個環境中都感到陌生,有一種恐懼感,例如哲哲第一天來中心訓練時就是哭鬧,只要看見門就想開,看見我就遠遠的離開,特別害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老師就更應該去親近他,跟他說”寶貝你不要怕,不要哭,來,到老師這邊來.”一邊說,一邊拉著他的手去給他拿一些玩具.因為感統室里有許許多多的玩具,孩子肯定喜歡,就讓他玩他喜歡的玩具(如:小木馬、汽車等等),讓他感到老師并不可怕.開始的幾天就以適應為主,寬松一些,不要給孩子壓力,經常叫他的名字,讓孩子感覺到你很喜歡他.
二、熟悉感統室里的器材也是必要的
對新來的孩子來講,感統室里有許許多多的訓練器材都沒有見過(如:吊桶、滑板、羊角球等等),他們都不知道這些是做什么用的,更不知道怎樣去做,甚至有的孩子看見大籠球、羊角球就害怕,因為大籠球上面全是咯噠,沒有見過,感覺沒有安全感,還以哲哲為例,他看見大籠球和羊角球就別提有多害怕了,小哲哲沒有目光對視,總是斜視,而我悄悄拿起大籠球和羊角球時他就能看見,而且情緒馬上就有波動,我只好讓他用手去慢慢摸著大籠球和羊角球,覺得他適應了就讓他熟悉下一種器材,以此類推,熟悉所有器材以后,還得讓孩子了解每一種器材應怎么使用,老師應該對每一種器材做出相應動作讓孩子看(如:羊角球做出怎樣跳的姿勢,示范給他們看),有模仿能力的孩子盡可能的讓他們去模仿,這對配合運動有很大作用.
三、細心觀察孩子找到突破口
1. 每一個自閉癥兒童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用的切入的方法也就不一樣,有的孩子多動,對于多動的孩子來講,我們就要從跳的方面入手,例如小宇很就喜歡跳,我就從跳球開始,讓他感到跳球的樂趣,然后一天天加碼,學會一樣后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如:你真棒!真聰明!)這對學下一項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對于有模仿能力的孩子,要加強模仿力,例如,小美美剛來時什么也不想做,情緒也不好,動不動躺在地上不起來,我馬上把她抱起來,讓她養成站著的好習慣,到了周六小組課的時候,我把她抱在大籠球上,其他小朋友輪流跳大籠球,讓她看,小美美在球上足足站了一個小時后,她終于學會了跳球,自然跳床、羊角球也學會了,因為它們都是有一定相同特點的訓練項目。
3.輔助也是不可缺少的。對于沒有模仿能力,又不會做運動的孩子來講,需要加強輔助。首先,全身體輔助過渡到部分身體輔助,最后到達能獨立完成。例如前面講的小哲哲,他就特別害怕羊角球,我讓他在蹲站器那用雙手把著蹲站器的扶手,我和他共同坐在羊角球上,一直達到自己能坐著,但是離開蹲站器,他還是不會跳,他沒有模仿的能力,手也把不住羊角球柄,我想了很久,怎么輔助他呢?因為他身體太重,不能強制,我就用紅領巾把他的手和羊角球一同綁在一起,我拉著他從墊子上往地下跳(因為墊子高,從高處往低處跳)就這樣足足用了兩周時間,他終于會跳羊角球了。但是剛開始跳的數量不要一次太多,然后馬上夸獎他,讓他感到跳羊角球很快樂,最后在一點點地增加跳的數量。再一個是大籠球,他也是害怕,趴球根本不做,無論是哪個小朋友給模仿,他都不敢做,觸覺過敏,那我就從大籠球擠壓開始,讓他站在墻上進行大籠球擠壓,從一次到多次逐漸適應了大籠球了,然后再讓他做趴球,這時再做趴球他就比較配合了,也感覺到趴球比較舒服,特別高興。如果孩子已經能獨立完成一項運動了,千萬要脫離輔助,否則孩子會出現依賴性。
四、根據孩子的能力提高或降低難度也是必要的
當孩子已經學會了跳床和對接球時,這時就可以提高訓練內容的難度。例如小興學會了跳床和對接球,就可以給他做跳床對接,告訴他要一邊跳一邊扔,做對了馬上給予鼓勵,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的配合能力。
當孩子訓練內容難度較高時,應給予適當的輔助或降低目標。如成宇,他一開始就不會做跳床對接,見到球四面八方哪都扔,就不扔給你。他已經學會跳床了,這時就要降低難度,先學會對接球,讓他知道這球應該給誰,學會了然后在做跳床對接,讓孩子保持對訓練的興趣,從而發展配合能力。
五、減少不良行為也可以提高控制能力
孩子在訓練過程中不僅是哭鬧,更為嚴重的是有自傷、他傷,還有的孩子有刻板行為(例如:①禹躍剛來時上感統室都得兩三個老師抬進來,做運動那就別提有多糟糕,刻板行為特別嚴重,每次做運動都得先做仰臥起坐,一邊做,一邊喊,都得按照他的順序去做,這時你就得打亂他的順序制止刻板行為。②小美美剛來的時候,她看見小朋友做滑板就想做,自己能獨立做而且很標準,模仿力特別強,過幾天以后,我讓她做滑板時,她就不做了,和我反抗,這說明她前幾天對滑板是一時的興趣,這時你不能看見她哭鬧而停止運動。)這兩個孩子生氣時都出現過自傷和他傷,不要怕采取輔助加強制的辦法,在這過程中不是你妥協就是他妥協,只要我們堅持就能成功,別讓他控制你,先戰勝自己就會戰勝問題。
六、拿孩子感興趣的運動做強化物借以提升配合能力
我們的孩子不一定感統室里的所有運動都愛做或者都不愛做,如果看見孩子對某一種運動非常感興趣,而對其他運動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就拿愛做運動的項目來做強化物(前提有理解能力基礎的孩子)。還以小躍為例,他不愛做趴推、仰臥起坐,喜歡做吊桶、滑板,那我們就應該用吊桶、滑板他喜愛做的運動來做強化物,告訴他,我們做完趴推就做滑板,做完仰坐就做吊桶,等等,他就會做的很快,而且能獨立做的他都獨立做,做完之后馬上給予強化,讓他感覺老師很守信,這樣不僅趴推、仰臥起坐做完了,而且吊桶、滑板都能夠完成。這樣一點點的孩子就會喜歡上你,做運動時也離不開你了,是一種最好的配合運動的方法。
再一個我所要講的是訓練過程中的課堂氣氛和提升孩子的配合力是有密切關系的。我們中心里的孩子都喜歡做運動時讓老師給他們唱歌(特別是自編自唱的歌曲)。就以孺孺為例,他在訓練中其實是特別懶惰的,不想做運動就用上廁所來騙老師,但是他就特別喜歡唱歌,只要老師給他唱歌他運動速度就特別快,而且能獨立做的都獨立做,但是無論唱歌還是數數聲音盡可能的放開一些,否則孩子做運動時覺得跟你訓練沒興趣。所以作為老師如果把課上的特別新穎吸引孩子注意力,孩子的情緒就比較好,自然配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總之,自閉癥兒童的配合能力的建立,需要耐心地尋找訓練的切入點,靈活地結合各種方法堅持教育原則和不懈的努力,才可以使我們的孩子一點點的適應并最終達到很配合訓練的目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