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終能夠把孤獨癥孩子治好么?”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孩子將如何安置呢?”
社會性發展障礙會導致兒童各種各樣的具體的行為異常,這使得很多家長在訓練的時候過分著眼于孩子某項單一的技能,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因為具體問題的解決具有外顯性,容易看到孩子的改善,但是,終究我們會發現,無論孩子獲得多少具體技能,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并沒有顯著提高。發展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始終應該是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的核心目標,這一目標是各種技能訓練的統帥和靈魂,每一種具體技能的訓練都應該和孩子的社會性發展聯系起來,明確“本”和“末”的關系,才會使各種具體的習得具有促進社會性發展的實際效果。
根據孤獨癥兒童的遺傳條件不同和教育環境不同,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應該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按照社會適應能力可以分為兩個基本的層次:一,社會生活自理,二,社會生活自立。
什么是社會生活自理呢?成年以后應該做到:在他人的簡單輔助下實現社會生活的自我服務,能夠自己居家,能參加適當的娛樂活動,外出能夠乘車、購物、看病,能夠尋求最基本的社會援助,具有維持日常生活的簡單交往能力。
什么是社會生活自立呢?成年以后能夠和他人配合做事情,能夠有照顧別人的能力,有參加一種力所能及的社會工作的能力,有實現角色責任的能力,自覺地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能夠獨立交友,有被社會認可的基本的價值觀念,有追求情感生活的需要,能夠基本適應獨立的家庭生活。
教育的價值在于:讓孩子成為一個社會生活能夠自理、自立的個體,盡管孩子還有方方面面的不完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