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著重子內心的感受:
小書的設計,乃是為了針對孩子在其內心得到滿足與認同,因此,當老師在決定應用小書進行教學時,對個案的表現則需有一段仔細的觀察;例如:孩子的興趣﹑孩子的習慣﹑在家庭中的關系﹑成長的背景﹑被家庭成員接受的程度﹑神而在成長過程中是否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驗而導致的行為問題。當成人能以同理的心情體諒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遭遇與挫折,甚而遭人虐待或排斥,成人則可站在同理的角度,運用處理的策略,而提供其適性的教育內容并協助其內在情感的抒發。孩子漸漸會感受到,在此種模式的教學,自己是安全的﹑是被允許情緒的發泄﹑是能夠被他人讀出自己內心的感覺。于是我們慶幸的發現,孩子盡管仍無法透過語言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但從其臉上泛出的笑意在告訴成人--孩子多么需要被支持﹑被接受﹑被了解,也因此,一向讓老師最感困難的情意教學,都將因為老師對生活故事書應用得當而得以使孩子們對情緒的掌控﹑ 情感的表達有另一番解讀的技巧。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